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国际舆论积极评价中国稳健货币政策

2013-06-27 14:30:58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中国对宏观经济有绝对调控能力

委内瑞拉中央大学教授罗德里格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进行正常的金融市场整顿,央行将通过调节措施,减少非正常贷款市场的庞大资金流动,有效维护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运转。中国当局对宏观经济形势有绝对的调控能力,央行会在较短时间内适度增加流动性,中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

日本大学经济学部教授曾根康雄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坚信中国政府金融部门能够对金融保持可控性,本次政策体现了中国政府金融部门实施金融体制改革的强烈意愿。

加拿大《环球邮报》6月25日发表述评,谨慎肯定中国央行收紧货币供应的必要性。文章说,中国政府出台的金融新政旨在消除危险的金融泡沫,以使经济结构更为平衡合理。如果中国坚持收紧信贷的政策不动摇,那将成为一个大胆的信号,表明中国为击穿信贷泡沫、摆脱对出口的依赖,准备容忍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速放缓,以便建立起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

俄罗斯《公报》认为,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将采取措施调整银行间贷款利率至合理水平,帮助下跌的股票市场恢复了信心。政府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为了抑制增长过快的银行贷款,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路透社指出,此前中国央行实际上是在给中小型银行上风险管理课。央行没有立即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传递的信息很明确,就是要让中小银行转而专注于吸收更加稳定和有足够保障的存款来进行贷款融资。

相关报道


编辑:周凤梅 标签: 国际舆论 积极 中国 稳健货币政策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