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马岛之战:撒切尔的重要“遗产”

2013-06-13 11:55:26 来源:学习时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2013年4月17日,英国为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举行了高规格的葬礼,还给予这位前领导人以军人般的荣誉——由英国皇家乘骑炮兵队列护送她的灵柩至圣保罗大教堂。撒切尔夫人之所以赢得这样的“待遇”,与她在31年前马岛战争中的建树有关。就让我们重拾马岛战争的一些历史片断,重温“铁娘子”的战略胆识和决断力。

英阿为主权相争互不妥协

马岛不仅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还拥有丰富的资源,岛上有铝、银、铁、铅、泥煤等矿产资源,群岛附近海域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随着20世纪70年代马岛周围海域可能储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及其他矿产的调查公布于众,英阿双方对马岛的争夺变得更趋白热化。1978年,英阿围绕马岛主权的谈判无果而终。1981年,英国议会要求“冻结”马岛问题谈判。这一策略的改变,致使阿方对和平谈判解决争端“失去信心”,于是,开始筹划以“武力夺岛”。

阿军人总统“抢得”先机,英战略利益受危及

1981年,阿根廷的年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600%的高位,失业人员也接近了30%,外债则高达340亿美元,政府面临着国内经济与社会的激烈动荡,需要通过一场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和凝聚民心。

在此“危机时刻”,军人出身的加尔铁里将军接掌了阿总统大位。他认为,不结盟国家会议和美洲国家会议曾多次通过支持阿根廷收回马岛主权的决议,若此时武力收复马岛,将不会招致国际社会的过度反应。而且,当时英国的立场“正在逐渐缓和”,并采取了“压缩海军建设”和“减少马岛防务力量”的举动,即使出兵也会“力不从心”。于是,这位阿最高统帅作出了“武力夺占马岛”的战略决策,并于1982年3月18日,派人登上南乔治亚岛后插上阿根廷国旗。此举虽引起了英方的强烈抗议,却更加坚定了他夺占马岛的决心。他让军队迅速完成了夺岛部署,并于3月28日开始,以近4000人的三军联合力量发起了马岛争夺战。4月2日和3日,阿军先后登上马岛的两个主要岛屿。坚守马岛的几百名英军面对阿军的突袭,仅进行了象征性的抵抗便告投降。

英国对阿根廷的举动几乎毫无准备,英情报委员会拉美组在3月30日仍向政府报称“侵略行动不会马上到来”。此前,英国刚将位于马岛附近的“忍耐”号巡洋舰撤回本土,这让英国在马岛风云突变时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马岛被意外夺占的消息传回英国本土后,英国社会各界反应激烈: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立即中断了正常节目,反复播送马岛被阿军占领的消息;《每日邮报》则在头版刊发了言辞激烈的评论,题头就是十分醒目的“耻辱”一词;许多民众则聚集到议会及唐宁街10号门前举行抗议活动。

在英国人看来,阿根廷对马岛的军事夺占,既是对英国权威的极大冒犯,更是对英国战略利益的侵害,实在是“不可饶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柳洪杰 标签: 遗产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