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普京 铁骨柔情(图)
普京与柔道运动员切磋技艺。
普京的简历很简单,在俄罗斯,有他这样简历的政府官员多如牛毛,但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在莫斯科只工作了3年,在1999年却连升三级,被提拔为俄联邦总理主持政府内阁。并在这年的最后一天里,传奇般地当上了俄罗斯的代总统。3个月后又以53%的高支持率成功地当选为俄罗斯第三届总统。是什么让他这样“一帆风顺”,难道有天助?
如今的普京第三度赢得总统大选,这一切的一切,仅用“幸运”二字是无法让人信服的,背后一定有原因,这原因就是普京身上所具有的多重特质。
忠义普京:叶利钦眼中的合格人选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1999年12月31日突然宣布辞职,同时任命时年仅47岁的普京为代总统,这一决定震惊了世界。对于这一选择,叶利钦无怨无悔。实际上,让叶利钦最看中的,是普京的“忠诚”。更为重要的是,叶利钦深知,在俄罗斯搞改革这么多年,一旦退下领导岗位的话,很可能会遭遇秋后算账。因此,叶利钦要找一个知恩图报的人,而普京则是最合适人选。
这点从普京冒险帮助政治导师索布恰克的事件上可见一斑。1996年,索布恰克在圣彼得堡州州长选举中败北,忠于导师的普京不顾胜利者的挽留,追随索布恰克离开了圣彼得堡市政府,说了句后来被俄媒体广泛报道的话:“宁愿因忠诚被绞死,也比背叛偷生好。”
铁腕普京:牺牲自己的政治前途强硬出击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普京首次担任总理以及第一任总统期间,危机是时刻伴随着他的。两次车臣战争、“库尔斯克号”的沉没,“米-26”的坠落,发生在莫斯科音乐剧院和别斯兰中学的人质事件,一次又一次地考验着这位俄罗斯领导人。但是,他凭借前人所未有的强硬姿态顺利地渡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并且赢得了俄罗斯人的尊敬。
车臣战争就是典型一例。就在叶利钦刚刚任命普京为政府总理时,第一次车臣战争打响。出人意料,普京选择了他所有前任都未采取的战略:最强硬的回击,对盘踞在北高加索地区的武装力量,军方不采取简单的驱逐战术,而是要将他们全部歼灭!普京认为:“我只能这么做,宁可牺牲自己的政治生涯为代价,这是不大的代价,我准备付出。”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打赢战争。
结果,普京的战争胜利了。他也因此获得了极高的支持率。极高的民意支持率也让他处理寡头干政有了足够的底气。
冷血普京:承诺更积极与西方对抗
在军事和外交方面,人们同样看到一个强硬的普京。他特别致力于俄罗斯军事实力的增强,军费开支逐年增加。普京还扬言:“就是把克里姆林宫卖了,俄罗斯也要加强海军建设。”
近年来,普京不断对外展示军事实力。他还计划未来10年投入军费6800亿美元。这不但压得日本喘不过气来,同时敲山震虎,让美国知道俄罗斯不是好惹的。今年大选前夕,普京连续发表多篇纲领性文章,不仅再次强化自己在国家安全问题以及未来军队建设的“强硬立场”,还承诺俄罗斯将更积极与西方对抗。
2008年8月,俄罗斯出兵格鲁吉亚,美俄关系降到谷底。恰逢普京和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在北京出席奥运会开幕式,两人见面后,平时与普京交情甚好的小布什趁机打抱不平,称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热血”。普京很干脆地回应:“我也热血。”碰了一鼻子灰的小布什气恼地脱口而出:“不,弗拉基米尔,你冷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