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分析称李克强在德所获礼遇超奥朗德

2013-05-27 16:08:55 来源:环球时报综合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分析称李克强在德所获礼遇超奥朗德

5月26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在柏林出席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的欢迎仪式。

  “26日放弃周末休息接待中国总理,邀李克强到自己的办公室小范围会谈并乘直升机去梅泽贝格宫赴晚宴,27日请李克强在总理府共进早餐。此外,还亲自过问中国总理的访问日程。”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德国总理默克尔用这样的方式展示出对中国总理访问的重视。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德方给中国总理安排的礼遇有些连法国总统奥朗德都没“享受”过。

  “李克强到柏林会晤默克尔是东西方两大经济体的碰面,也是两国间特殊关系的延续。”丹麦学者帕雷罗在中国总理抵达柏林前便在欧洲外交关系理事会网站上发表这样的观点。他题为“中德:新特殊关系”的文章说,北京与柏林间近年来已积累一种“科技换市场”的健康经贸关系。中国需要德国的制造业和科技来帮助自己升级经济增长;德国则需要中国的市场来吸收它日益增加的出口。德国汽车产业是这种关系的一个例子:如果中国人不买德国汽车,德国汽车制造商的未来将变得“不那么安全”。

  “德国是李克强此行唯一到访的欧盟国家,显示中国把德国视为中欧沟通的桥梁”,英国广播公司(BBC)说,这是德国媒体对此次李克强访问的看法。德国《焦点》周刊则称,(上接第一版) 中国已由20年前的“矮人”一跃成为世界市场“巨头”。中国与欧洲的经贸关系已紧密到人们不愿去承担与北京产生冲突所带来的后果。在汽车及机械等重要领域,中国市场对德国企业来说已具有生死存亡的意义。法新社26日援引德国学者汉斯?昆达尼的话说,德中贸易关系几乎已是一种建立在相互需求之上的“完美共生”。

  “今年3月李克强正式成为中国总理后,默克尔是第一个打电话向他表示祝贺的外国政治家。1955年出生的李克强与1954年出生的默克尔年龄相仿,两人很可能更快找到共同语言。”“德国之声”据此预计中德总理会谈可能会相对顺畅。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学者何彼得26日也对《环球时报》说,相信访问会使中德总理增进个人友谊,深化经贸合作。但法新社说,中德这对亲密经贸伙伴此次要谈的问题是棘手的——如何扛过一场在北京与布鲁塞尔间酝酿的贸易争端。

  “欧中已就贸易宣战”,法国《费加罗报》21日称,欧盟已在光伏和电信两大产业对中国发出“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威胁,欧盟必须放下对中国巨大市场的幻想,像美国一样去争取公平交往。文章说,考虑到中国崛起的速度,欧盟再不放下幼稚就太晚了。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则问道,我们为何要对便宜的中国太阳能电池板感到恼火?文章说,“实际上欧美才是贸易补贴的妈”,只不过欧美的补贴比中国隐蔽。

  “欧洲在线”说,在对华光伏及电信“双反”问题上,德国展示出“自相矛盾”的态度:要求对中国光伏企业展开“双反”调查的是家德国企业,德国政府却坚定反对这项调查。德国政府发言人赛贝特对德国《明镜》周刊说,欧中应尝试找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友好、公平的和解。BBC说,如果没有德国支持,欧盟很难对中国实施惩罚性关税。欧洲太阳能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欧盟的制裁只是谈判策略,并非真要实施制裁。

  伦敦大学经济研究学者门特尔26日对《环球时报》说,欧中近年来动辄就以贸易制裁处理纠纷,可争端却不减反增,更理想的处置方式应该是双方“相互沟通,适度妥协”。

(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王琦琛)

相关报道


编辑:王琦琛 标签: 李克强 环球时报 默克尔 德国之声 巨头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