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网络技术能否打造“家庭医生” 让实时健康管理成为可能

2013-04-11 18:29:1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日前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1.94亿,预计2013年将达2.02亿。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年人慢性病比例也不断攀升,来自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经超过2.6亿人。

老年病、慢性病等在医疗服务中所占比重的快速上升,使得个人健康管理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重视。而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人健康信息采集已经能够融合于家庭和工作岗位,并在重视信息收集统计的基础上,更加强化信息反馈和互动,使实时的个人健康管理成为可能。

专家:网络医疗助力慢性病防治

“人老了,身体不好了,一些慢性病也喜欢缠身了。”家住北京市东城区某小区的李奶奶告诉记者,她今年70岁,已被糖尿病折磨多年,平时光买药治病就要花很多钱。

“从我们最近这几年承担的国家合作的有关慢性病防治流行病学结果来看,现在全球范围内慢性病发展得很快。”广东省医学会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邹和群表示,在我国,慢性病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已成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民生问题。然而我国慢性病防治存在防治结合服务能力不足、信息共享难以实现、老百姓认识不足等困难。

面对这些挑战和困难,邹和群认为,是时候也有条件发展网络医疗了。“通过网络对人员进行跟踪随访和管理,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显著缓解医疗压力,节约大量的治疗费用。”他说。

邹和群介绍道,比如可以通过开发生物感受器(传感器)发放到慢性病患者和老百姓手中,通过感受器与手机等移动终端相连,利用互联网上传到远端云平台,服务器收集统计人体生理的各项参数并作出分析,就能对个人健康信息及时反馈,与医疗机构进行互动,从而实现个人健康管理。

信息技术:让实时健康管理成为可能

“深呼吸,把心情稳定下来,把右手中指插到中间的‘帽子’里,然后两只手握着仪器就可以了。”这是去年11月的深圳高交会上,工作人员正引导体验者使用一款名为“易特科安测移动健康管理系统”的健康传感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