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卤肉饭:一碗浓郁的台湾古早味
卤肉饭在台湾南北地区有不同的意义
滷肉饭是台湾常见的,也是经典的小吃。滷肉饭的特色在于肉酱和肉汁,它们是制作的关键部分。滷肉饭在台南、台中、台北的制作方法和特点均有差异。
滷肉饭在台湾被视为极具台湾特色的民众小吃,南北地区有不同的意义。在台湾北部,滷肉饭为一种淋上含有煮熟碎猪肉(猪绞肉)及酱油卤汁的白饭的料理,有时酱汁里亦会有香菇丁等的成份在内,与焢肉饭不同,而此种作法在台湾南部称作“肉臊饭”;而所谓的“卤肉饭”在台湾南部是指有着卤猪三层肉的焢肉饭。其实两种做法只有肉的差别,滷肉饭用到五层三花的肉丁,而肉臊饭用的是碎绞肉。台湾的滷肉饭卤汁一般都会持续使用,只是不断的添加主料,老卤汁越陈越香,味道也格外敦厚。
《米其林指南》曾指台湾滷肉饭发源自 中国山东的“鲁肉饭”(山东简称“鲁”),但可能是误会一场。滷肉饭的“卤”是一种烹调方法,而“鲁”则是台湾业者对滷肉饭的另一种写法,与山东无关。书中还描述其食材是切块猪肉再加上“洋葱”(实为红葱头)等调味做成的食品,令台湾滷肉饭业者大感不解。经查证,可能是翻译过程出错,造成撰文的美食家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