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英将设“最严厉”机构管媒体

2013-03-20 17:17:48 来源:环球时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英国三大主要政党18日达成协议,建立一个新的媒体监管机构。根据这项被英国首相卡梅伦称作“英国史上最严厉”的传媒业协议,经2/3议员同意后,新监管机构有权责成报纸修改头版文章的错误,也可以向媒体开出百万英镑的罚单。陷入“悲伤和愤怒”的英国媒体批评政治人士像马戏团指挥一样介入媒体,慨叹再也没资格对普京的俄罗斯指手画脚。然而与此同时,丑闻还在继续吞噬英国媒体。英国高等法院18日确认,因窃听丑闻关闭的《世界新闻报》还有超过800名新受害者。有媒体认为,这可能是新一轮媒体丑闻大爆发的序曲。德国媒体评论说,在“世界最古老的民主国家”建立新闻监管机构是个讽刺,但正滑向深渊的英国媒体需要一个警示。

  英媒惊呼“新闻自由终结”

  “在卡梅伦当众承认各党派分歧之后,在长达数月的幕后讨论之后,在谈判进行到最后一分钟时”,18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在题为“协议是如何达成”的文章中如此描述这一艰难过程。当天,英国三大主要政党同意建立新机构监管媒体,并于稍晚就该议题进行投票。BBC评论说,最终在丢脸和避免引爆政治定时炸弹之间,所有党派看上去都选择了后者。

  这之前,英国虽然传媒业发达,但政府并没有专门的新闻法规,承担“媒体监管”功能的是一个名为“新闻投诉委员会”的机构。这只是个行业自律机构,由各媒体出资维持运作,其决定对媒体没有约束力,也无权对违规媒体进行处罚。2011年《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曝光后,该委员会被解散。英国《每日电讯报》称,人们认为新闻投诉委员会就像个巧克力茶壶,毫无用处。英国《新政治家》杂志的民调显示,70%的英国民众希望政府建立一个有法律实权的独立媒体监督机构。

  这也正是英国独立法官列文森的建议,他负责调查英国媒体窃听丑闻。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18日,卡梅伦同意依据王室宪章和“某些”法律建立一个媒体监管机构。英国《经济学人》说,王室特许有1000年历史了,18世纪的东印度公司和当代的BBC都拥有王室特许的相关权益。如果媒体监管机构也有王室特许,那意味着无需媒体立法就能拥有坚实的监管基础。按照卡梅伦的说法,监管机构凭借王室特许可以开出百万英镑罚单、制定媒体从业标准,以及为受到媒体侵害的个人提供仲裁。工党副党首哈曼18日说,新监管机构还将有权责成报纸修改头版文章的错误并在头版刊登道歉声明,媒体无权否决对监管人员任命。

  “新闻自由的终结?”在协议达成之后,英国《快报》这样惊呼道。该报道说,反对窃听和新闻侵权的倡议者很高兴,但这简直就是“整个英国媒体悲伤的日子”。“审查制度索引”首席执行官休斯批评,政治人士像“马戏团指挥”一样介入媒体,令英国民主黯然失色。英国《卫报》抱怨说,赢得自由表达的权利很难,失去却很容易。英国新闻也从来不是想怎么报道就怎么报道,伦敦“诉讼之城”的绰号就缘于这里是寡头、大企业扼杀批评的理想港湾。英国《每日电讯报》称,以后英国媒体还有什么资格对普京的俄罗斯指手画脚,还有什么资格去批评查韦斯的委内瑞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