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选情尚难预料
尽管罗姆尼在首场辩论中赢得了上风,但接下来他还将继续在两场辩论中面对奥巴马。有分析人士指出,在这场辩论发挥不佳之后,奥巴马显然会更用心地准备下面两场辩论,避免罗姆尼“后来居上”的情况出现。
历史民调显示,辩论对总统选举往往不具有决定性影响,很多时候只能带来一至两个百分点的民意变化。汉森说,许多尚未决定选谁的选民甚至根本就没有观看这场辩论,未来数天的新闻报道与议论更可能影响他们的看法。这让奥巴马阵营有机会通过其他手段影响选民印象。
眼下,尽管电视媒体几乎众口一词地“宣判”罗姆尼取得了上风,但印刷媒体却显得“留有余地”。《华盛顿邮报》做出了与电视媒体一致的“判断”,但却表示奥巴马仿佛是刻意保持“低调”。《纽约时报》则根本没有做出“裁决”。
至于网络媒体,由于其政治倾向的不同更可能做出完全不同的评判。普卢夫在辩论结束后接受访问时就说,在当前这个网络社会,总统候选人们辩完了,网络上就将开始另一场辩论。对两个都在利用新技术打选战的阵营而言,总统辩论的成败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他们在网络上开展“二次论战”的能力。
语言“极为糟糕”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3日对两位美国总统候选人在竞选广告中竞相“敲打”中国提出严厉批评。
基辛格当天在位于华盛顿的伍德罗·威尔逊中心说,两位美国总统候选人在竞选广告中都针对中国使用了“极为糟糕的”语言,他们在将矛头指向中国时都使用了“欺骗”一词。基辛格说,美国总统候选人在竞选中“正在利用对中国的疑心”,这种现象让他感到困扰。
尽管基辛格已经表示支持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但他明确反对罗姆尼声称要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承诺。基辛格说,提出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所谓 “理论家们”实际并未研究过中国或者和中国打过交道,他们试图将此变成一场“讨伐运动”。他说,美国大多数研究中国的专家都对罗姆尼的想法表示反对。
基辛格同时指出,美国总统竞选中针对中国的恶劣言语并不鲜见。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王琦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