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西藏:心驰神往的天堂
新藏线:麝香—玉石之路
60年前,李狄三率领进藏先遣英雄连由新疆开赴阿里,从此建起了现代的新藏路。这条路虽少有人知,新疆与西藏之间的交通却至少有上千年历史。这一条路上以麝香和玉石为代表的贸易最有声望,因此人们把东至拉萨,中经阿里、和田至西域、中亚的这条交通贸易路线称为“麝香—玉石之路”。
又是一条古道,高险、荒凉、偏僻往往成了它的代名词,但进藏英雄的无畏气概遮住了其高险,明媚而狭长的班公错鸟岛和笔法粗狂的日土岩画显示这里一片生机,更有麝香与玉石的流动告诉我们这里曾经也人声鼎沸。古之“麝香—玉石之路”绝非人寰之地。“闺中的佳人,收起你装满香料的绣囊,麝从远方来了,带来了它那迷人的芬芳。”麝香通过这条路直达古罗马,不知今天走在古道上是否还能嗅到它弥漫在历史中的芬芳。
怀着追忆历史的一分想象,也许无处寻觅。不妨置身于班公湖的蓝天绿水和湖光山色中,观看鸟儿展翅飞翔和低空滞留盘旋身姿的壮观场景,特别是聆听鸟儿们美妙的鸣叫声,问问它们古人是否也如此地惊扰。
中尼(印):蕃尼古道
吉隆
19世纪末,法国学者烈维·格里逊为了寻找唐使王玄策当年在蕃尼古道上所建碑铭的遗迹,曾经亲临实地考察,但最后却不得不“顾此山草木蔓愆,攀登甚难,失望而返”。上一个时代的人去寻找另一个时代人的足迹,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去寻找谁?
公元7世纪中叶,中西交通上出现了一条新的国际通道吐蕃尼婆罗道。这条道路越过喜马拉雅山进入尼婆罗而入印度。这条道不缺少名人,尼婆罗赤尊公主、赴印求法的大唐高僧玄奘、入藏弘扬佛法的莲花生大师,还有就是烈维·格里逊苦寻的大唐使者王玄策。这条道上也不缺少一群人,廓尔喀入侵、英军入侵都在清以来上演。这条路上更不缺少一帮人,各种肤色的游客、商人来来往往,沿街叫卖、货物繁多。
这是一条繁荣的文化商贸走廊,擦肩而过的人们也许没有注视到来客,来客却在这里扫视每一个人,搜寻自己的目标。亚东的历代达赖喇嘛御用温泉康布温泉、樟木这异常繁忙的通商口岸、吉隆的贡塘王城遗址、反击廓尔喀战场遗址,还有《大唐天竺使出铭》刻文,这些都善于讲故事的地方,我们能听到哪些,听出什么?
古道是一段路,更像是一个历史的杂货铺,收购着不同时代的物和事,却被慵懒的主人随意地摆放,而我们这些客人却试图分门别类地整理出个名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