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重返暮光之城 用温情谋杀时间

2012-03-08 11:32:56 来源:《世界》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阳光满城

SUN EMBRACEs the LITTLE TWON

的确,锡吉什瓦拉小城和小城里的人们,都那么喜欢晒太阳,他们生活的轨迹,简单轻盈,就像太阳一样东升西落,却乐此不疲。

罗马尼亚:重返暮光之城 用温情谋杀时间

小城色彩缤纷

到达锡吉什瓦拉是一个清晨,太阳才刚刚醒过来,火车悄然停在锡吉什瓦拉站台上时,时光似乎也停住了。小小的火车站,岁月斑驳了墙和停靠在铁轨上的火车,火车站的一侧是高高的青山。罗马尼亚老大妈,头上包着花纱巾,松弛了身躯在长椅上打盹,就像我们在罗马尼亚电影里看到的那些光阴一样。彩色蒙了灰,阳光却很好,这座中世纪的小城,如逝的光阴,让人有点儿迷惑,站在站台上发愣。

在小城下车的旅客不多,其中一对老夫妇,老太太穿了大花的连衣裙,老头儿穿着宽大的灰夹克,以为初来乍到的我正不知所措,蹒跚着走过来,用蹩脚的英语打了一个招呼,指着出口方向,示意我跟着他们走。想多享受一下遇到的这个光阴拐角,于是举起手中的相机,做了做要拍照的样子,老夫妇明白过来,挥挥手祝我好运。

信步走出火车站,一条不宽的小马路,有几辆出租车等候着,一排矮矮的绿的、红的尖顶小民房,什么都是小小的小城感觉。上了的士,才突然想起,刚从法国、德国、匈牙利一路过来的我,还来不及换罗马尼亚货币呢,急忙和司机解释,司机一点儿英语都不会,茫然地看着我。想了一想,拿出一张欧元,连比带画地问他收不收?司机却以为我在问价,笑着指指计价器,我没辙了,管它呢,先到了城里再说吧,没想到了酒店,一打表,出来张小纸条,上面列着欧元,罗马尼亚列伊两种价格。罗马尼亚虽然还不是欧元区,但是罗马尼亚2007年成为欧盟国家,这个欧罗巴的孤儿,终于回归了欧洲的记忆里。出租车跑了10多分钟,的士费1欧元,让刚从欧元区过来的我有点儿怀疑,是不是计价器出了问题?

既然说到罗马尼亚的司机,可一点儿不像它慢悠悠的时光。记得从锡吉什瓦拉租车去布拉索夫时,双车道的柏油路上,所有的车都是争先恐后,一路上喇叭声响个不停。我的司机,几乎是贴着人家的车身,一辆接着一辆疯狂地超车。偶尔,悻悻地看着后面一辆更猛的车子强行超越了我们,扬长而去,便愤愤地说,“你看,那辆车多crazy!”

德古拉大公出生地不远就是小巧迷人的Piata Cetatii广场,曾是交易市场和工艺品集市,不过,像公开执行死刑、钉桩刑罚以及审讯巫婆也都是在这里进行的。这儿现在是老城的中心,环绕着广场都是餐厅和酒店,每天都坐满了晒太阳发呆的人。Piata Cetatii广场的气氛和煦极了,室外的桌子上永远盛开着小小的花朵,游客们甚至大白天就端了啤酒,坐在阳光下喝个没完,喝醉了也不要紧,这个小城反正也没多大,步行一圈最多也就三个小时,步履匆匆也去不了哪里。可奇怪的是,总有不少的人,一来就住上好几天,每天就在这里把时间给唏嘘过去了。

罗马尼亚:重返暮光之城 用温情谋杀时间

明媚的阳光让人很难把锡吉什瓦拉与“吸血鬼的故乡”联系起来

那么小城的居民呢?看看二楼的窗台,搁着一双双惬意的脚,当地人就这么享受着自己随意的生活。

德古拉大公家的隔壁,开了一家画廊,经营画廊的是一个老太太,儿子是本土画家。画廊其实就是专门出售儿子的作品,可是老太太,似乎对在门口晒太阳聊天,比卖画更有兴趣,来买画的人,常常被她堵在门口一聊就是半天,这是锡吉什瓦拉店主们的常态。钟楼再往东边儿走,一栋很大的老房子眺望着山下的城,里面是一家艺廊,主人在一个角落玩电脑,写写画画,来了客人就自己随便看看,若是有兴趣,他倒也是愿意和你聊上半天与买卖无关的事儿,似乎生意倒是成了副业。

编辑: 袁贺娟  标签: 罗马尼亚 吸血鬼 暮光之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