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一方美景如画 江南“私房”古镇全攻略

2012-03-07 09:52:31 来源:京华时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在水一方美景如画 江南“私房”古镇全攻略


张爽摄

甪直古镇古朴幽逸桥密布

甪直古称“甫里”,又名“六直”。1974年出土新石器时代至宋代各个时期的文物1200余件,并发现湖底遗存古井甚多,可能是春秋战国的“摇城”遗址。

爱拍照的人最好先去拍甪直的桥,人称“三步二桥”的甪直41座古桥造型各异,古色古香,黄昏时分为拍摄最佳时间。桥多自然水路也多,摇橹的船娘虽然不是想象中的少女,但统一的蓝衣褂,头上包着白色的包巾,也很有水乡韵味。镇上有两座富家豪宅值得一看,一是位于西汇上塘街的沈宅,一是中市街的萧宅。两座宅院虽都是清代建筑,却风格各异。

在甪直的古街古巷有69条,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水巷。前街后河,人家枕河而居,后门就有载着瓜果菱藕的船只徐徐摇过,只要招呼一声,临河人家便开启后门,从石埠头走下船去,主妇的菜篮,足不出户便丰盛了许多。

>>贴士

交通:苏州( 酒店 路线 )到甪直有旅游班车直达,半小时一班。

美食:八角红菱是甪直特产,河蟹味道不错,“春香斋”有一对夫妻现做现卖青团子和南瓜糕。此外还有甫里鸭、龟蒙蹄等。

住宿:古镇不大,可当天返回苏州。古镇入口附近有宾馆、酒店,古镇内部没有民宿客栈。甪直有多家私人旅馆,均有标准间,条件相对一般,但价格也较便宜。

木渎古镇

山水融合园林美

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可谓“积木塞渎”,木渎便由此得名。

木渎和别的古镇最大的不同是它有园林可看。明末清初时,这里私家园林竟达30多处。严家花园气度非凡,而乾隆曾六次下江南,均到虹饮山房游园看戏。木廊桥是木渎最富特色的建筑之一,在香溪和胥江交汇的斜桥,景观尤其特殊。香溪清澈,胥江混浊,两水汇合,出现了一条清浊分明的分水线,所以此地又称“斜桥分水”,是木渎古十景之一。要阅尽木渎春色,还可去灵岩山下赏牡丹。

>>贴士

交通:上海、苏州均有旅游专线车前往木渎,木渎古镇内人力观光三轮车起步价2元。

美食:石家饭店的鲃肺汤和乾生元的枣泥麻饼。乌米饭“家家皆烹,户户皆食”。

住宿:从五星级到经济型连锁均有,价位从100元至800元不等。

■古镇现状

需维持原貌留住居民

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

现在国内很多古镇都开始搞旅游,有些古镇不惜拆除原先的建筑整体翻新,修出点儿门面上的样子便招揽游客,这就使得许多古镇互相抄袭,风貌雷同。以江南为例,原本50个古镇现在能剩下基本维持原貌的也就只有12个。而这些幸存的古镇目前也存在游客超负荷的问题,比如周庄一天的接待量最多不应超过6000人,但上万游客在一天内涌进去的时候还是时有发生。

当地主管部门现在应该关注的是如何维护古镇原有风貌,如何留住古镇中的原住民,而不应一心只为经济利益,无限制地放任游客。当然这并不是说古镇的一切都不能变,比如为了方便人们生活,加入现代化的节排水设施,住户中接通宽带网络等都是可以的,这就需要政府有相应的资金来投入,但以国内的现状,目前还不能像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有明文规定每年要在古镇保护上花多少钱,因此古镇生命的延续急需政策的扶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留住居民,才能更好地保持古镇原先应有的生存状态。

文/本报记者田虎图/除署名外资料图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