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献率全球最低 英国医学会提议“豢养”脑死亡者以摘其器官

2012-02-14 08:07:59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器官捐献率全球最低 英国医学会提议“豢养”脑死亡者以摘其器官
西方国家的器官捐赠卡(资料图片)

在2010年的科幻电影《别让我走》中,未来人类利用克隆技术“豢养”大量少男少女,让他们在偏远地区健康长大,而其终极目标是让他们成为器官捐献者——只待有人需要,便从这些年轻人身上割走器官。据英国《卫报》2月13日报道,英国的器官移植政策或许会发生重大变化,电影中的情节可能成为现实。

资料显示,西班牙每100万人有35人同意死后捐献器官,而英国每100万人中仅有13人愿意这样做。西班牙实行“假定同意”器官捐赠制度,有效地保证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捐献者,除非患者和家人明确提出不捐献。英国则没有这样的政策,作为全世界器官捐献率最低的国家,英国每年有至少1000名病人因为无法等到可供移植的器官而死去。

***激进措施

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半官方性质的英国医学会(BMA)日前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交一份报告,其中提到了一些非常激进的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给脑死者戴上呼吸机,以便日后摘取器官。

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患者被认定脑死亡,往往会被戴上呼吸机。这样做是处于两个目的:一是延续生命,让家属有时间跟自己的亲人告别;二是如果病人之前签署协议同意捐献器官,那么医生将在这段时间内进行相关准备工作。

BMA的这份报告则建议给予医生更多的权力。一旦认定病人脑死亡,医生将立即“强制”为他们戴上呼吸机,这样做唯一的目的就是方便之后的器官捐赠手术。有关专家介绍,相较刚刚去世的人,从脑死者身上摘取的器官更“好用”,进行器官移植手术成功率更高,尤其是心脏移植手术。

这份报告还建议对于刚刚因呼吸循环系统衰竭而死的患者,在得到家属同意后,医生可以通过注入血液和氧气的方法让其心脏恢复功能继续运转,然后再将心脏割除供他人移植使用。目前,遇到因呼吸循环系统衰竭而死的患者时,医生只能取走肝、肾和肺。如果架上呼吸机的话,他们的心脏也能移植。

其他的建议还包括:放宽对器官捐赠者年龄和病史的限制,换句话说就是降低器官捐赠的门槛;在英国人申请新驾照、护照或者填写报税单时要求必须他们声明是否愿意死后捐献器官;增加媒体广告和社会宣传,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器官捐献的意义;要求那些接受器官移植的人也签署器官捐赠协议;从脑死亡的新生儿处移植心脏去帮助那些尚有一线生机存活的婴儿。

***引发争议

虽然BMA的报告就如何提高器官回收率给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但给脑死亡者架上呼吸机后、通过怎样的程序才能进行器官移植并没有涉及。不少医学专家对报告持审慎态度,因为一旦操作不当,将极大损害公众对器官捐赠的信心。但BMA表示,上述做法如果得以施行,器官捐赠率将提高50%。

伦敦国王学院医院的器官移植专家奈杰尔•基顿认为,英国可供移植器官稀缺状况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在发达国家十分罕见,确实有必要放宽途径,以拯救更多人的生命。鉴于医学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这种“活体”捐献的做法将是大势所趋,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就会在临床广泛应用。BMA报告中的做法会引起多方担忧,但却是可取的,至少对那些已经签署器官移植协议的人是可行的。

实际上,美国和西班牙早已开始了这种做法,不仅让医生和患者得到更多心脏,而且也满足了器官捐献者的愿望,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人们的担心主要在于,这样的做法对于脑死者一点好处都没有。但是我希望人们能逐渐转换观念,有那么多人都在等待移植器官无果后死去,这确实是一直都在发生着的悲剧,”基顿说。

英国德文和埃克塞特皇家医院1988年起就有这样的政策,但在1994年被卫生部认定为不合法。有关部门认为,这种做法会令脑死者长期处于“不死不活”的状态;而且为脑死者施予的治疗和照顾只是为了其他病人的利益,而非脑死者本人,这样做非常不人道。

“刚刚宣布一个人因呼吸循环系统衰竭而死,却又被告知其心脏可以被‘重新激活’,以供他人使用,这一事实恐怕很难让患者家属接受,因此需要医生悉心的解释。”BMA医学伦理部门负责人也表示了不同的意见。

英国国民保险制度(NHS)血液和遗传中心负责人萨利•约翰逊接受采访时称,政府部门欢迎任何有关提高捐献器官率的讨论,但必须谨记,任何在患者死亡前所采取的做法都必须符合患者的最高利益。

(来源:中国日报网 梁杉 编辑:陈笛 北风)
 

编辑: 陈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