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亚太|北美·欧洲|中东·中亚|非洲·拉美|中外关系|国际组织|时政专题|
  精彩推荐 飓风“艾琳”抵纽约 奥巴马坐镇华府指挥中心|卡扎菲愿“谈判交权” 反对派欲恢复首都秩序|日本一公司为节电要求员工统一留“短发”|
环球在线>要闻
专访国际法院女法官薛捍勤:国际法,并不神秘
2011-08-29 20:28:23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中国日报:对于中国来说,国际法是“舶来品”。那么中国对于国际法的接纳和国际法在中国发展的情况是怎样的?中国对又对国际法制度建设做出了哪些贡献?

薛捍勤:国际法从19世纪中叶进入中国,随后鸦片战争,中国门户被迫打开,留在我们记忆中的是不平等条约、租借地等等(概念)。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遇到的政治现实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非法剥夺22年,无法参与国际法的制定。

1971年恢复联合国席位后以后,(中国)又处于文化大革命中。不仅国内法制受影响,也没参与国际法。改革开放之后,对国际法的认识有了新的角度。

在新中国成立的前三十年,我们对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还是尊重的。在国际关系中强调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是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全方位地参与了国际条约的制定:中国是三百多个多边国际条约的缔约方,双边条约签了两万多个,中国还是一百三十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成员。这种全方位的参与必然需要一批国际法专家、需要国际法的知识。

今天的外交局面已全然不同:例如,中国曾长时间对维和行动持批评态度,而现在不仅参与维和行动,还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最大的维和部队派遣国。中国现在是国际法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

因此,国际法学者肩负着重要使命。若要提高中国的软实力,国际法便是很重要的方面。

当今全球193个国家,无论大小,都试图通过联合国这个舞台在国际法发展上发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更应该在国际法的制度建设上发声,提出我们的看法和主张。这不仅对中国本身的发展重要,对世界和平、共同发展也很重要。

美国说中国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我要强调的是,中国从来都是负责任的。我国对国际法律秩序曾经有批评态度,一方面因为长期被排斥在国际法之外无法参与规则的制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旧秩序的一些不合理之处,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今天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法上也应积极参与。

中国日报:国际法作为规范国与国关系之法,和普通民众的关系是如何体现的?

薛捍勤: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法有了进一步发展,变得更加专业化,例如人权法、环境法、贸易法等,传统包罗万象的国际法体系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另外,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国际法更全球化,像全球贸易、金融、环境、气候变化谈判,都不是单一主权国家可以解决的,需要各国共同商讨,寻求解决方案。而且,今天国际法的发展和国内法的发展关系越来越联系密切。例如,我国在制定贸易规则的时候不得不考虑世贸组织的规则;修改刑法时也要参考国际上通行的法律规则——例如最近人大在讨论的刑诉法规则的修改,也是参照了国际法中各国普遍接受的法律原则;还有气候变化的谈判对我国“十二•五”计划的制定也有影响。改革开放那一刻开始,我国老百姓其实就在接触国际法。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在国际事务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中,老百姓应该对国际法这个领域有所了解。国际法实际在我们每一个人身边:社区的垃圾回收、太阳能节能等环保措施实际上来自于国际上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日本:让人脸红的人体餐具
餐具的选择也是料理的一部分。可是,看了这些模拟人体的餐具你是不是感到脸红心跳? >> 详细

论坛
全球十大另类消费场所/图
他们绝对是毫无保留地公开营业,从吃饭到喝咖啡,从购物到打高尔夫,衣不蔽体清凉到底。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