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美孕妇考场上出现临盆症状 冷静答卷后再去生产|利比亚反对派因尤尼斯之死要进行内部整编|英国超市推出“彩虹菜花” 形如艺术品|
环球在线>外媒观点
日媒:发展中国家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2011-08-01 10:22:57      来源:新华国际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日本时报》网站7月20日文章】题:行走在通往财富之路(作者世界银行副行长奥塔维亚诺·卡努托)

全球增长引擎正在发生转换。作为一个整体,发展中经济体目前是一大半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来源。因此,人们的关切自然转向了一个新问题:这些发展中国家中的某些或很多国家是否面临受“中等收入陷阱”所困扰的风险?

“中等收入陷阱”影响了很多发展中国家:它们在由低人均收入水平向前发展时获得了成功,但随后似乎陷于停顿,在向发达经济体的更高收入水平迈进的道路上势头减弱。这一陷阱完全可以说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多数拉美国家的典型经历,近年来,其他地区的中等收入国家表达了对可能走上类似道路的担忧。

爬得越高继续向上越难

在收入阶梯上,是不是爬得越高继续向上就越难呢?

在由低收入水平成功发展到中等收入状况的大多数例子中,根本的发展过程大致相似。这些国家通常会有庞大的非熟练劳动力队伍,这些劳动力由维持基本生计的职业转移到了更为现代的制造业或服务业领域,这些领域并不要求这些工人的技能得到很大提升,但使用更高水平的资本和技术。

相关技术可以从更富足的国家那里获取,并且很容易便能适应当地情况。这种转移——通常与城镇化同步进行——所带来的总的效果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它所带来的GDP增长超越了劳动力、资本和其他有形生产要素增加所能解释的范围。

在增长机遇方面,这些可以说是“低处的果子”,从这些方面得益迟早会受到局限,在这之后增长会放慢,令处于中等收入水平的经济体陷入困境。这一过渡阶段中的转折点要么发生在可转移的非熟练劳动力储备耗尽之时,要么在某些情况下出现在吸收劳动力的现代产业部门的扩张在劳动力耗尽之前达到顶峰之时。

除这一点外,若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保持快速GDP增长,一个经济体要有能力提升制造业、服务业或农业的价值链,向要求尖端技术、高质量人力资本以及设计与组织能力等无形资产的领域迈进。此外,支持创新和复杂市场交易链的机制背景必不可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人妖小姐落幕后悲惨生活
在泰国,人妖一般都来自生计艰难的贫苦家庭,可以说,几乎没有富家子弟愿意做人妖。 >> 详细

论坛
守身如玉:多情还是滥情?
他们性感迷人有钱有闲,纵使几十年来身边莺莺燕燕不绝,到头来依旧孑然一身,逍遥自在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