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亚太|北美·欧洲|中东·中亚|非洲·拉美|中外关系|国际组织|时政专题|
  精彩推荐 俄美签运送宇航员往返空间站新协议 俄涨价|生老病死情何堪 日本灾区芸芸众生相|中日岩手县联合救援 外国灾难电影被禁播|
环球在线
改革开放为“十二五”提供新的不竭动力
2011-03-15 08:47:01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为今后五年描绘了新的蓝图,吹响了向“十二五”进军的集结号。

宏伟蓝图初成后,砥砺奋进入破时。

12天来,出席两会的5000多名代表委员总结过去、思考未来,凝聚这样的共识:只有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和深化各领域改革开放,才能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不竭动力。

“转方式”有多紧迫,改革就有多紧迫

“十一五”期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广西柳州这个老工业基地产品订单骤然减少,一度跌入低谷。面对严峻形势,柳州人加大了研发和创新投入,同时痛下决心,加大经济结构调整步伐。2010年,柳州多数企业实现了产值和利润的双增长。

“战胜金融危机靠什么?就是靠改革。”柳州的转型之路,让全国人大代表、柳州市委书记陈刚感触颇深:“只有依靠深化改革,推动自主创新,加大转方式调结构的步伐,才能真正获得不竭动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柳州的经历,正是当下中国的一个缩影——今年是“十一五”和“十二五”交替期,是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散,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家强盛了,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不断凸显,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要实现‘十二五’宏伟蓝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还是要靠深化改革,特别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国人大代表汪恕诚一番直言道出了很多代表委员的心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有多紧迫,推进改革开放的要求就有多紧迫。

中国的经济转型之路,从“九五”计划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过了15年。“转方式”日益成为共识,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从“共识”到全面“落实”,仍存在落差。根本问题在于体制机制的深层原因。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相对滞后,直接制约着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加快。

“转方式提了这么多年,政策着力如果仅是为了熨平经济波动,就很难实现目标,应把重点放到改革、放到调整体制机制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小济认为。

为此,“十二五”规划纲要开篇明确提出,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特别是“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二五’发展蓝图精炼而突出地表明了改革对转变发展方式的意义和紧迫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焰认为,规划既作了主线规定,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明确了动力设置,就是全面推进改革。

没有改革,不会有中国今天的辉煌;唯有改革,才能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今后五年,既是关键期,也是攻坚期,更是机遇期。改革没有退路,必须迎难而上,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速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改革总要伴随各种矛盾,但不转变发展方式没有出路。”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叶小文说,“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不随风摇摆,不人云亦云,排除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干扰,坚持科学发展的道路,迎接全面深刻的变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美食:早春“野”色关不住
无论是口味偏重的北方,还是偏好清淡的岭南,此时此刻,野菜已成为这个季节的某种符号。 >> 详细

论坛
高清:日本的抗震房屋
在日本,建造房屋多采用木结构及轻钢结构,这种抗震模式为重建家园提供了很好的样板。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