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强大了,各方面受到的牵制也更突出。”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说,目前,世界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前夜,新一轮全球竞争正在展开,我们必须在面对压力、应对挑战中继续抓住机遇不放松、用好机遇促发展。
再看国内,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现的特征也十分突出。全国政协委员刘明华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基础,我们有条件推动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在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下,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过于依赖工业带动增长,过于依赖资源环境损耗支撑增长,过于依赖沿海地区高增长——刘明华委员分析,这四个“过于依赖”都“难以持续”。
从社会层面看,全国人大代表彭富春说,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拉大是一大问题,巩固加强“三农”仍是重要课题,住房、教育、医疗、就业民生领域还有不少难题。
面对机遇与挑战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代表委员指出,既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又要认清挑战、应对挑战、战胜挑战。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就会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
正如李君如委员所说:“当机遇降临时,可能由于缺乏机遇意识而错过机遇;当挑战降临时,也可能因为勇敢面对而使挑战成为机遇。”
他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阴云压城,中央果断提出,要把危机形成的压力转化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此后两年,我国立足扩大内需保增长,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使我国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还使危机最终转变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