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会现场图

发布会现场图
3月4日,由通化市政府、中国科学院、吉林紫鑫药业共同主办的中国人参基因组图谱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
吉林省省长王儒林、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出席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生物局、长春分院、北京分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等科研单位领导、专家,通化市委书记张安顺、通化市市长田玉林、副市长辛立艳,吉林省省直和通化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国内外新闻媒体记者200余人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由通化市市长田玉林主持。通化市委书记张安顺、中科院长春分院副院长李冰、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春生先后致辞,中科院基因组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球知名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人类遗传学专家于军就人参基因组图谱测序工作及成果做主体发布。
人参基因组图谱测序是破解人参产业精细化、科学化发展瓶颈的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基础工作。为此,通化市政府、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吉林紫鑫药业共同协作,在短时间内经过刻苦攻关,于今年2月底成功绘制出人参基因组图谱,揭开了人参的神秘面纱,为人参的种植、防病、开发与人参产业发展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人参作为“百药之王”,是应用最为广泛、研究最深入的中药之一。人参的药用历史始载于《神农百草经》,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等功效,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史和栽培史。现代药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证实了人参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均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地之一,特别是成品人参的产量,已占全国的80﹪,占全球人参产量的70﹪左右。吉林省通化市是我国第一个被命名“中国医药城”的城市,是吉林省主要的医药基地,人参产业也是通化市的传统资源优势产业。为加快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推进通化人参产业振兴,2010年11月,通化市政府、吉林紫鑫药业与中科院长春分院、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签署了人参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基地建设—新药研发”紧密结合创新体系,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的新型科研模式,组织实施的人参基因组测序计划纳入了吉林省与中国科学院科技合作框架。
这次发布的人参基因组图谱是以中国种植最广的人参品种“大马牙”为研究对象,以第二代为主结合第一代测序技术为研究手段,应用新的研究策略,测定了超过100倍覆盖率的高质量数据获得的人参全基因组图谱。于军博士介绍,人参基因组图谱的测定将获得人参的最基本的生物学信息,为基因组多样性、基因组起源以及基因组进化等研究提供数据。同时通过人参基因组图谱的分析以及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将在人参的遗传与农艺性状、代谢与药用性状、化学与工艺性状方面展开研究,将为人参的育种、加工、产品开发等整个产业提供技术保障。
通化市委书记张安顺表示,人参基因图谱绘制成功,是致力于与科研单位务实合作、走“产学研”创新发展路子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加快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努力推动人参种植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加工精深化,积极开发人参新药和药食同源新产品,推动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档次,尽快做大做强。同时,要继续认真履行好我们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认真搞好该项协议内容的实施,提供优惠政策支持,搞好各方面服务,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努力把通化打造成规模大、实力强、美誉度高的中国人参产业基地。
中科院长春分院副院长李冰在发布会上表示,中科院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科技资源优势,组织集成全院相关力量,以人参基因测序合作为切入点,为人参上下游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解决人参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人参产品的高科技含量、高安全使用性、高附加值,并在创新岗位配置、智力与技术支持、平台建立等方面给予支持,将中科院创新资源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有机结合,有助于提升吉林省在世界人参产业中的地位。
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春生表示,要全力保障资金投入,进一步密切院企合作,深化人参领域科技研究和科技公关,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人参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系列产品的精细加工开发,使高附加值的人参精细加工产品成为公司发展的有力保障,为人类的健康和我国民族产业发展做出更大、更好的贡献。
此次新闻发布会的召开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参产业将在“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的发展模式下阔步前行。通过人参基因组测序,从根本上解决人参“质”、“量”和“病”的问题,实现人参产业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推进中国人参产业国际化进程,为提高中国人参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编辑:信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