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奇观|科学探索|历史揭秘|劲爆丑闻|名人轶事|
  精彩推荐 南非总统公布检测结果 未发现感染艾滋病毒|布什出书剖析艰难抉择 第一家庭爱写回忆录|80后美女当选英格兰最年轻市长 丈夫自叹不如|
甘肃民勤黑风暴能见度几为零 专家称已无法根治
2010-04-27 11:30:31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刘教授告诉我们,从50年的历史气候指标来看,春季都是整个的沙尘暴的高发季节,因此从季节性的变化上来看,现在沙尘暴多发实际上是自然规律的一种体现。但是在他看来,这次局部地区的黑风暴也有特殊原因。

刘连友:最容易起沙起尘的地方就是农田和沙漠地区,民勤可能有两种因素在里头,因为它周围是沙漠,它本身又是农业区,所以这两种因素导致它既有外力的,也有它本身的,所以它更容易产生这种风沙天气,就是沙尘暴。再有一个就是今年刚好现在,由于北方气温比较偏低,整个的地表植被,整个包括它的枝叶整个萌发过程比往年都要慢,所以植被对地表的保护作用相对往年来说可能比较差。

土地沙化、沙漠内侵,黑风暴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样的情形不仅出现在甘肃的民勤,前不久,我们的记者还曾经沿着风沙线,深入我国最大的沙尘暴源头内蒙古阿拉善进行过调查,来看看那里的情况。

阿拉善和内蒙的沙尘暴回顾

记者在阿拉善左旗乌兰布和沙漠边缘采访时,遭遇了一场大风扬沙天气。在狂风的裹挟下,沙丘逐步向前移动着,很快冲上了公路,在有些地段,已经将公路湮没。在风力作用下,公路左侧的沙丘已经形成了一座六七米的沙山,黄沙借着风势,在沙山顶部飞舞着,直接飞向半空。在路边,由于风沙太大,这位骑摩托的行人只好停了下来,藏在一座沙丘后躲避风沙。这位行人告诉记者,像这种情况下,只需两三个小时沙丘就能将公路彻底阻断。而狂风最猛烈的时候,甚至能将牧民家的院墙推倒。

赵志英:今年沙尘暴特别大,比好几年都没有这么大沙尘暴。

记者随后来到阿拉善左旗乌西日格嘎查,眼前这片山脉属于内蒙狼山山脉的一部分,当地叫做汗乌拉山,山脉在这里呈东北—西南走向,横亘在亚玛雷克沙地和乌兰布和沙漠之间,成为阻挡两处沙漠交会的一道天然屏障。然而记者在这里看到,黄沙已经翻越了汗乌拉山,两处沙漠事实上已经会合。

布音图:很吃惊,像前10年时候的话,像北面都是没有沙子都是山,经过十年以后,已经爬过山了,这速度就很快,一刮风从山上直接就下去。

布音图是当地土生土长的牧民,他告诉记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里的山顶还都是林木和植被,九十年代以后开始加速恶化。而现在这些山峰顶部基本已被黄沙吞没,再持续下去,整座山脉将全部变成光秃秃的沙山。

布音图:“最近这个十年的沙尘暴的话相当强度大要比以前大多了。十年以前根本没有这么大的沙尘暴。现在要一刮大沙尘暴白天屋里面都拉灯,没灯什么也看不清。”

与此同时,我们的另一路记者来到了内蒙古的中部,在准格尔旗薛家湾镇的三宝窑子村,沙尘暴对于村民们来说,并不陌生。村民们告诉记者,最近几年,即使不刮沙尘暴,他们村庄也是常常被灰尘包围。

女:你看这窗台上,全是这样的灰,你晾出处咱们的白衣服,白天晾出去,到晚上都是黑的。

男:这地下是铺的地板钻,你看这土有多厚,都是刮过来的土。

不仅如此,就连外面的野草也被染成了黑色。村民们告诉记者,本来这里就是旱区,土地贫瘠。最近这几年,村子里几乎一年四季都是尘土飞扬,严重的时候,庄稼都没法种。

三宝窑子村村民:夏天这个庄稼种起来以后,天又干旱又没雨,风沙一刮,刮在这个叶子上,太阳再一暴晒,它全死了,活不了。

无论是在阿拉善还是准格尔,我们都看到,生态环境退化已经威胁到当地百姓的生存。其实,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统计,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当地沙尘暴的暴发频率已经出现了明显下降,今年沙尘天气增多,主要是由于气候活动异常。经过几十年努力,当地治沙工作都取得了哪些进展?为什么沙进人退的局面还是没有根本扭转呢?前面我们探访了国内最大的沙尘暴源头,内蒙古的阿拉善地区。阿拉善地处内蒙西部,西临甘肃,东临宁夏,北与蒙古国接壤,横贯全境的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被统称为阿拉善沙漠。这么多年来,当地一直坚持恢复植被,阻挡沙漠扩张的脚步。可为什么治沙总是出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结果呢?

阿拉善当地的治沙现状

2002年3月份,经济半小时栏目记者就曾经赴阿拉善盟进行过采访。时隔八年,记者再一次找到了张翠华,如今她的职务是阿拉善左旗林业局副局长,这就是当年记者采访过的地点时隔八年,这里的植被已经基本得到了恢复,当年的不毛之地又重新长满了沙蒿、白刺,沙丘已经完全被固定住。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土质结构还在悄悄发生变化。

张翠华:“你看,这土壤表层已经板结了。板结的原因就是经过治理以后这个植物、动物、微生物都在这个环境里头生存,所以它上面这个土壤就开始板结像壤质化,黏土,向这个好的方面转变。”

张翠华告诉记者,这个地点属于阿拉善三大沙漠之一腾格里沙漠的边缘,前面几公里处就是阿拉善盟行政公署驻地巴彦浩特镇,如果不是及时治理,腾格里沙漠早就吞没了这片城市。在这片区域,他们从本世纪初开始进行飞播造林,当地称之为锁边工程,历经十年,终于牢牢锁住了腾格里沙漠东侧边缘。

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统计显示,虽然今年阿拉善的沙尘暴天气比近两年要多一些,但综合本世纪和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相对比,沙尘暴的暴发频率明显下降。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从整体来讲,阿拉善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扭转,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破坏依然大于治理。在阿拉善左旗乌西日格嘎查,当地林业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导致这种持续恶化的原因,除了气候多年干旱外,人为因素无法忽视。在两大沙漠交会处附近的一处草场上,记者注意到了这样一大群羊群,远处的戈壁滩上植被已经是十分稀疏,而羊群经常践踏的地方完全是寸草不生。


(来源: 央视《经济半小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首宗“全脸”移植手术(图)
手术出动了30名外科医生、麻醉师、护士及其它医疗专家,耗时24小时马拉松式进行。 >> 详细

论坛
NBA史上十大陨落球星
纵观NBA的历史,总有一些命途多舛的球星让喜欢他们的球迷,或是看好他们的人感到惋惜。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