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里德夫人(中间戴面纱者)和女儿洒哈拉(左一)及洒哈拉的两个妹妹(左二和左三)、抱孙女的儿媳(右一)在一起


哈里德1991年来中国,现在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公司,并把家人接到了义乌

洒哈拉(后排左一)和她的伊拉克同学在学校过得很开心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近几年来到中国的伊拉克人不断增加 有600到1000人在义乌大多数在从事贸易活动。
义乌经商伊拉克人生活揭秘
看到清真寺感觉在自己的城市 拒绝谈论政治 客厅却摆放着国旗家人等待国内和平后返乡
最近几年,来中国的伊拉克人一直呈上升趋势。伊拉克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苏海兰·贾布里告诉《法制晚报》记者,目前,在中国的伊拉克人大约有两千到三千人,其中有600到1000人在浙江义乌。
这些伊拉克人在义乌大多从事外贸批发,在这个开放的国家,没有人觉得他们是特殊的,尽管他们的祖国往往是带着硝烟和爆炸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他们也不愿意被看做是特殊的一群人,他们拒绝谈论政治,拒绝谈论派别,拒绝评价美国。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在镜头前刻意地摆放上伊拉克国旗,他们说自己更喜欢伊拉克,等待着和平到来的那刻,他们将踏上回家的路途。
在义乌·清真寺
千余伊拉克人在义乌找到家
与其他城市有明显不同的是,义乌机场大厅上方的巨幅宣传标语除了中文、英文外,还多了阿拉伯文。机场大厅门口站了几个裹了头巾的妇女,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
出租车司机说,周五的时候去江滨西路的清真寺看看吧,那里有很多从头到脚只有两只眼睛露在外面的中东妇女。
最近几年,来中国的伊拉克人一直呈上升趋势。今天上午,伊拉克驻华大使馆负责在华伊拉克人领事事务的二等秘书苏海兰·贾布里向记者介绍说,目前,在中国的伊拉克人大约有两千到三千人,绝大多数人来中国做生意,他们大多集中在广州和浙江义乌。
平日里这些人分散在义乌的大街小巷,每到周五,他们会相聚在位于江滨西路的清真寺做礼拜。
每个周五中午12点半,55岁的伊拉克商人哈里德·热舍得洗完澡,穿戴整齐,和三个儿子,还有翻译一起,从家里出发到清真寺做礼拜。“每个周五都是如此,这已经是习惯了。”哈里德说。
哈里德要在清真寺逗留到下午2点,听主题演讲,做礼拜。除了这些仪式,哈里德还要和来自伊拉克的朋友们见面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