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2050年解放军将实现全面信息化
[ 2007-05-10 10:43 ]

 

通过解读中国军队领导人公开讲话和《中国国防白皮书》及其他官方文献,美国学者试图勾勒中国军事现代化的主要内涵。他们认为,中国的新军事变革一一美国学者称之为“中国特色的军事革命”一一主要体现在下述几方面:

-“智慧化”武器和装备所占的百分比:

-建立精干、高效、训练品质极高的小型化武装部队:

-指挥、通讯和控制系统自动化:

-战场空间多维化,夺取从传统海、陆、空三维控制权到未来海、陆、空、天、电五维空间的战场控制权:

-实现高科技条件下、资讯化联合作战的系统对抗。当今局部战争的实践已经表明,未来战争是系统化的对抗。在高科技条件下,战役的组织必然是各种军兵种的联合行动,因此,必然要求由“各军、兵种协同作战”发展到“多军、兵种联合作战”。

美国学者引述了2004年度《中国国防白皮书》,认为那是中国第一次官方权威义献涉及“军事革命”。他们认为,中围对当今世界军事革命的核心特征作出如下描述:先进的科技和武器系统组成了军事革命的硬体基础,创新的军事学说作为灵魂构成其作业系统软体,而组织结构和军队编成方面的相应变革则是这两者的集中体现。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当达三者融合起来,军事革命才能发生。

美国学者通过这一显然是美国化的理论框架来观察中国新军事变革,于是,很自然地,他们得出结论说首先,“解放军部队在组织架构上将日趋融合,未来中国军队各军、兵种之间的区别将变得越来越模糊。中国将建立一支混合型的部队。”其次,“由于军事革命的发展需要,“解放军将实现从传统的机械化部队向资讯化部队的转型,其作战方法也将随之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中国像发达国家的军队那样,正任建成先进的C4ISR系统,把更精确的武器系统与数位化装备联合起来,形成强大而灵活的系统性军事力量体系”。

这里人们不难再一次隐约地看到“中国军事威胁论”的调门,更清楚的是,人们更能够看到,充斥西方媒体“中国军事威胁论’’不仅是出于某些别有用心的反华人士的杜撰,部分也是出于观察和研究方法过于“美国化”的学者的学术思维误区,即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欧美的学者们经常将国情完全不同的美军的现实硬套在中国身上。

·美国学者展望“解放军跨越式发展”

美国的学术文化充满过度的危机感,在对中国新军事变革的研究界也不例外。但严肃的学者还是能认以剑,相比美国的军事力量,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发展毕竟刚起步,远谈不上对美国构成真止的威胁。他们将中国的新军事变革,及其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看作一个很漫长的战略进程。他们集中关注的是解放军通过新军事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

美国学者认为,当“中围特色的军事革命不断发展时,它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军事改革。从横向上看,军事革命必将引起中国军队在各个方面的转变,特别是系统性的本质的转变。从纵向上看,它也将引发个环节的变革,以作为整体军事变革的阶梯。中国正存加速军事变革的步伐——实质上,中国正在贯彻和推行资讯化的军事革命。”

美国学者十分看重中国对军事变革历史的研究。他们相信,军事革命本身包含了一系列不确定性,它最初的表现与最终的结果可能会不一致,因而不能保证一个超级强权的国家在军事革命中永远保持它的领先地位,因此,如果一个普通国家采取有效的手段,超越了中间的阶段,那么它将“后来居上”,缩小它与领先者的距离,甚至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一定的优势。因此,军事革命的价值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哈德逊报告》认为,解放军止在进行的军事革命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竭尽全力发展军事理论”,探究未来高科技战争的特征和模式,以便确定符合未来战争需要的战略和战术,确保解放军运用现有装备战胜敌人。第二,解放军正在按军事革命的需要全力以赴发展高科技、资讯化军事装备。第三,解放军正在“积极并且慎重”地进行车事组织方面的改革。第四,解放军已经将军队教育和训练提高到“战略位置”,科学地训练部队,以便全面地强化战斗力。

《哈德逊报告》称,中国军事专家们已经得出结论:今后的1O到15年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关重要,而且在战略上,解放军将面对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期。在这一时程内,空前的“数位化巨变”带来的差别将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旱现出来,而资讯化部队与机械化部队之间的巨大战斗力鸿沟也将越来越宽。

因此,中国不能等到机械化全部完成再进行改革,这样将错失良机,而一旦错失这一战略机遇期,未来为赶上军事力量资讯化的步伐所付出的代价将更加高昂。然而,如果中国投入它全部的资源优势进行部队资讯化,可是部队依然缺乏机械化战斗力,传统火力部队以及如坦克,飞机,战舰等战斗平台,解放军将仍然缺乏战斗能力。

因此,对于中国而言,解放军最好的选择就是部队的机械化和资讯化改革同时进行,而后者要作为特殊的重点。通过运用资讯化促进机械化,中国将跳过部分部队机械化改革的阶段,直接进入机械化与资讯化混合的阶段,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美国学者认为:上述“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已经成为中国为应对21世纪战争所计划的军事发展的关键,也反映了中国国防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哈德逊报告》的结论是“这个战略的第一步是到2010年左右,中国初步拥有装备先进武器的和作战系统的军事力量,具备阻止和打赢高科技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

第二步,到2020年左右,中国将加速在武器系统品质上的改进,促进军事力量组织架构的方面的进一步优化。

第三步,在2050年左右建成国家防卫和武装力量的资讯化。”换句话说,在第三阶段,解放军的重点在于保证在高科技条件下赢得局部战争。

然后,在接下来的第二阶段将是实现“跨越”的阶段,那时解放军将跨越一些在武器装备发展中比较传统的阶段,通过集中精力发展电子资讯装备,迅速灾现武器装备的资讯化。最后,解放军将对全面资讯化做最后的冲刺。

从《哈德逊报告》的结论,人们可以看出,美国对华军事研究跟美国缺乏中美关系长期的大局观紧密相关,冈为美国不能确定中美关系的未来,对未来缺乏信心,因此在观察和研究中国军事问题时,总是带着某种莫须有的防备心理。他们一方面承认中国国防现代化的进程还刚起步,但另一方面又时时不忘提醒美国决策者及公众解放军会成为未来美军的“全面竞争者”。这些内在的观点矛盾从一个侧面很奇特地既折射出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中美加强防务和军事交流的必要性。(来源:《国际展望》杂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