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中国新军事变革的渊源与目标
由于语言和文化等隔阂,美国学者研究中国军事问题时也像对其他领域的观察一样,受到资料的强烈限制。因此,他们总是竭尽全力搜罗各种中文资讯,特别是有军方色彩的官员、学者以及国防科研人士的言论,以便佐证自己的结论,以及弄清中国新军事变革的理论与目标的脉络。
比如《哈德逊报告》的作者就根据中国学者的文章,将中国新军事变革的理论渊源追溯到上世纪60、70年代的前苏联军界。《报告》引述中国学者的观点说:当前苏联元帅奥尔加科夫提出全新的“军事技术革命”的概念刚,他的思想已经明显领先于他的时代。这一次,科技再一次走到军事思想的前面。试图靠一两种新式、先进的高科技武器作为‘撒手锏’去征服敌人的想法已经过时了。无论何时,当一个事物达到最后的终点,它将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根据中国专家的看法,新的军事革命是在军事理论领域产生革命性的新变革,而这种新的理论变革反过来催生了新的军事革命。”
《报告》称,中国的军事学者认为,虽然战争不仅是军事装备和物质的对抗,它更是理论和智慧的竞赛。掌握并运用先进的军事理论的国家可以达致对“未来战争的高度主动性"。而唯有真实的战争是有效检验任何军事理论的唯一尺度。因此,理论的革新必须适应未来现代化的战场;武器装备装备的研制和采购,以及军队编制、体制上的变革也必将随着军事理论的变革自然而然地形成。最重要的是,军事理论的革新对未来战争的准备工作的进程有直接推动的作用,因此,只有理论变革进程的不断发展,才能最后获得整个军事变革的成功。
关于中国新军事变革的目标,《报告》认为中国正在努力实现的武装力量的转型,即力图从巨大的数量优势转变到品质上的优势;从以人力为主转变到以高科技为主。关十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中国已经将更多的调查研究融入到科研与生产,并指导科研与生产,“追求量少、质精”,以及“储存较少的武器装备和更多的高科技”。因此,美国学者断言解放军将致力于在二炮部队、空军和海军获得“新概念”武器和装备。
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美围学者深受唯武器论的影响,他们对中国新军事变革及解放军现代化的追踪研究主要的还是着眼于武器和装备的更新,而不是对中国军事战略及军事传统思想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