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应走向远洋 加强远洋打击能力
[ 2007-05-08 10:23 ]

 

(1)在近海地区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中如何应对超级大国的武装干涉?

在中国近海的热点地区,如钓鱼岛、南沙、台湾等,存在美、日军事同盟,美、澳军事同盟。最近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与日_本首相安倍也将签署联合安保宣言,两国将进行情报合作,日军也可以在澳大利亚国土上进行联合演习,尽管日澳安保宣言级别低于日美安保协定,但很大程度上将意味着两国关系提升为一种“准同盟关系”。

美、澳、日之间这种2+2军事同盟的存在,使中国近海地区安全形势复杂化,近海问题可能牵涉到超级大国,并波及范围更大的地区,这一变化是中国近海防御战略需要面对的。

(2)如何保证从中国通往波斯湾这条能源通道的安全?

即使中国成功地避免或解决了近海地区的危机和军事冲突,从发展的眼光看,仍然是不够的。一旦超级大国或地区军事强国对中国进行海上封锁,一支为近海防御而建设的海军,如何维护中国通向波斯湾的石油航线的安全?

(3)如何维护中国在非洲地区的经济利益?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对外投资专案不断增加,特别是在非洲和中东地区。虽然中国对很多国家一向奉行友好政策,但由于各种复杂的利益冲突,也出现了由地方势力.恐怖组织进行的绑架中国工人等现实威胁。应对这些低强度冲突与恐怖成胁,也是海军战略需要考虑的内容。

·近海防御与远洋打击

综上所述,中国海军在近海防御的基础上,应该加强远洋打击能力。

(1)通过国际合作,应对低强度冲突。在远洋发生低强度冲突时,中国可通过和友好国家的国际合作,例如提供舰艇临时停靠和补给,或多国海军联台行动,例如科索沃战争时,希腊海军曾帮助中国运输侨民。同样,中国海军也需要帮助友好国家海军处理发生在亚太地区的低强度冲突。

(2)有限的远洋打击能力是对近海威胁的遏制。假如中国和周边国家发生武装冲突或局部战争,保持对敌方远洋航线的有限打击能力,是对战争升级有效的限制手段之一。增加战争成本,就是降低战争风险。

(3)区域安全交换。假如中国和超级大国发生军事冲突,中国海军显然没有能力在远洋和敌国进行舰队决战,但如果中国海军能有效控制对敌方有重要价值的海区,则双方可能达成默契,保证中国册只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安全。当然区域安全交换,需要比有限打击远洋航线更强的远洋作战能力。

(4)陆、海,空军联合进攻。假如中国和超级大国发生军事冲突升级,中国海军还可以在陆军、空军的帮助下,获得前进基地,扩展打击范围。


 123456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