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瓦萨号”战船已成为瑞典的文化名片。 |
环球在线消息:在我国第二个“中国航海日”暨“哥德堡号”即将抵达广州之际,派出记者抵达欧洲,展开了“寻访丝路古港与航海文明”的采访之旅。
6月20日至7月9日20天里,采访组跨越地中海、大西洋、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的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瑞典6个国家,拜访了威尼斯、热那亚、马赛、巴塞罗那、里斯本、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斯德哥尔摩和哥德堡9个港口城市。
采访组一路参观当地的海事博物馆;与各港口城市的官员和专家进行访谈,了解欧洲新一轮的港口经济复兴计划;寻访欧洲航海史上著名的古船。采访组与各港口城市的人们一道享受阳光、沙滩和海水,分享人和自然的和谐。记者试图剖析欧洲深厚的海洋情结,为中国读者了解“蓝色文明”提供第一手见闻。
右图:阿姆斯特丹海事博物馆里收藏的1825年描绘广州黄埔港的油画。
发展海洋物流业振兴港口城市
在热那亚海事博物馆附近的码头,我们和正在考察这座港口城市的规划专家一起游览了港区。负责接待的热那亚新闻官马可先生说,热那亚目前正在进行以重建和扩建港口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城市规划,预计耗资50亿欧元。今年7月份就将定下最终方案。热那亚政府新闻官给我们的画册上的标题是:《热那亚,一个等待重新发现的城市》。这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历史名城,在新一轮竞争中怀抱的勃勃雄心。采访中,我们还了解到,法国马赛也希望借助世界航运巨头的进驻,进一步振兴港口经济。
欧洲港都想同中国合作
左图:阿姆斯特丹海事博物馆里收藏的1775年描绘广州十三行与外国贸易情景的瓷器。
荷兰著名港口城市鹿特丹正计划修建第二个集装箱码头,总投资也将达50亿欧元。鹿特丹港务局总经理告诉我们,在荷兰,每一欧元的GDP里,就有15欧分来自阿姆斯特丹空港和鹿特丹海港。瑞典哥德堡港也计划在未来七八年里,将目前80万标准箱的吞吐能力翻一番。
令人高兴的是,这些雄心勃勃计划的推动者们,几乎都对中国怀着浓厚的兴趣。“欧洲港口都希望同中国开展合作。鹿特丹港口经济每年12%的增量中的一半是来自中国”,鹿特丹港务局总经理说。
港口和城市关系密切
国内外的经验证明,港口的功能和等级,能够影响乃至决定城市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关于港口与城市的关系,江泽民同志在上海曾讲过一段非常深刻的话:“港口和城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人类以来,人们就利用天然河流,创造出一代一代的人类文明。世界发展到今天的时代,港口如何依托城市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而城市经济又怎样利用港口门户走向世界,港为城用,城以港兴,应该是我们在世界经济新的挑战面前所要研究的主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