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85岁英国老人乘筏横渡大西洋|美国发明蘑菇塑料可制作降解汽车零件|英单身女花2万英镑为狗狗举办婚礼|
评论>要闻
日本在复兴的十字路口
2011-03-30 16:30:45      来源:新华国际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福岛事件后何去何从

日本首相菅直人说,“这是日本战后最大的危机”。日本《朝日新闻》前总编辑船桥洋一则说,“个人感觉这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危机。”因为,它动摇了整个日本社会,而日本又正面临所有的问题。

船桥说,此次地震是通过最戏剧化的方式,向世界暴露了日本最大的弱点。这不是单纯的自然灾害,而是将决定日本命运的危机。高龄化、依赖核能、地方边缘化等问题,全被赤裸裸暴露出来了。“这次地震算是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日本社会具有的通盘性弱点。”

有人高度评价日本人的忍耐精神,特别是遭遇不幸依然秩序井然排队的表现,认为这将是日本重建的原动力。但日本国内却有越来越多人表示担忧,由于当局的救灾工作进展缓慢,一方面是救济品堆积如山,另一方面则继续有灾民得不到温饱,甚至缺乏医疗照顾,而使避难所死亡人数在激增。这些都可能跟过度评价日本国民性有关。

船桥洋一也表担忧说,过度评价日本人的“迷惑文化”(亦称“忍耐美学”),会让日本人成为“命运论的阶下囚”。

地震和海啸都是日本人熟悉的自然灾害,除了认识和研究它,还懂得与它共存之道。比如,一些城市已严格执行防震规格在建屋子,包括发明柔性结构的高楼等等,但在地方上则依然到处是简陋的平房,难怪一阵海啸便可将整个地区化作一片朽木,人命伤亡之巨大更超出人们的想象。相比之下,经济损失却不是人们想象的巨大,因此经济重建本身也不太难,什么“V”字型或“W”字型都有人说,就是没有人能预测,福岛事件后的日本将何去何从。(作者是新加坡退休报人黄彬华)

(来源:新华网 编辑:陈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骇人鬼城:核事故污染地区
为避辐射,13万人撤离,如今,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周围的隔离区仍是一座空空的“鬼城”。 >> 详细

论坛
俄酒店员工性感日历
俄罗斯一家星级酒店推出一套美女日历做宣传,劲爆的是,该店员工成为写真的主角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