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事件后何去何从
日本首相菅直人说,“这是日本战后最大的危机”。日本《朝日新闻》前总编辑船桥洋一则说,“个人感觉这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危机。”因为,它动摇了整个日本社会,而日本又正面临所有的问题。
船桥说,此次地震是通过最戏剧化的方式,向世界暴露了日本最大的弱点。这不是单纯的自然灾害,而是将决定日本命运的危机。高龄化、依赖核能、地方边缘化等问题,全被赤裸裸暴露出来了。“这次地震算是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日本社会具有的通盘性弱点。”
有人高度评价日本人的忍耐精神,特别是遭遇不幸依然秩序井然排队的表现,认为这将是日本重建的原动力。但日本国内却有越来越多人表示担忧,由于当局的救灾工作进展缓慢,一方面是救济品堆积如山,另一方面则继续有灾民得不到温饱,甚至缺乏医疗照顾,而使避难所死亡人数在激增。这些都可能跟过度评价日本国民性有关。
船桥洋一也表担忧说,过度评价日本人的“迷惑文化”(亦称“忍耐美学”),会让日本人成为“命运论的阶下囚”。
地震和海啸都是日本人熟悉的自然灾害,除了认识和研究它,还懂得与它共存之道。比如,一些城市已严格执行防震规格在建屋子,包括发明柔性结构的高楼等等,但在地方上则依然到处是简陋的平房,难怪一阵海啸便可将整个地区化作一片朽木,人命伤亡之巨大更超出人们的想象。相比之下,经济损失却不是人们想象的巨大,因此经济重建本身也不太难,什么“V”字型或“W”字型都有人说,就是没有人能预测,福岛事件后的日本将何去何从。(作者是新加坡退休报人黄彬华)
(来源:新华网 编辑:陈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