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美生物公司用干细胞再造全真乳房|普京试驾F1赛车 一路狂飙险失控|缅甸90天内产生新政府|
诺贝尔和平奖沦为西方政治工具的若干案例
2010-11-01 13:44:51      来源:光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四、戈尔巴乔夫(1990年)

1985年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戈尔巴乔夫对苏联内外政策作出大幅调整,西方世界对此十分赞赏。他对内提出“加速战略”以及“民主化”、“公开性”、“新思维”、“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等口号,采取大幅行动推动改革进程。对外则采取一系列行动缓和同西方的关系。1988年,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将放弃勃列日涅夫主义,减少对东欧国家内政干涉,他的发言人将这个政策戏称为“辛纳屈主义”。这个名称来自于法兰克·辛纳屈的歌《My Way》,即苏联允许这些国家走自己的路。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内部结构的缺陷、不断加剧的经济问题和阿富汗战争的后果使得苏联对其周边国家的控制越来越困难。辛纳屈主义加剧了这一变化,导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于1989年发生剧变。

1990年,西方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在西方享有“伟大改革家”的“美誉”。甚至西方大街的商业广告也开始捧起戈尔巴乔夫:“请选购我们的牛仔布料吧!它像戈尔巴乔夫一样坚固、可靠!”这些对于戈尔巴乔夫十分见效。原戈尔巴乔夫总统办公厅主任博尔金回忆说,戈尔巴乔夫经常在他的办公室里“大声朗读国外对他在世界上的伟大改革的评价,这种东西有时他会读上几个小时,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过去了,而急待处理的大量文件他却还没有看”。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1931年3月2日—),原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1985—1991年)、第一位和最后一位苏联总统(1990—1991年)。1950年进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71年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委第一书记。1985年3月11日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1990年7月,苏共二十八大通过《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领性声明。1991年苏联“8·19”事件后,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建议苏联共产党“自行解散”。1991年12月25日,辞去总统职务。

五、昂山素季(1991)

1948年,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建立缅甸联邦。1988年,因经济形势恶化,缅甸全国爆发游行示威,“社会主义纲领党”领袖吴奈温将军下台,以国防部长苏貌将军为首的军队接管政权,成立“恢复国家法律和秩序委员会”,宣布废除宪法,实行多党民主制。1990年,缅甸举行全国大选,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获胜,但军政府坚持先制定宪法后交权。1991年,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昂山素季。1993年,军政府召开制宪大会,启动制宪进程。此后,“全国民主联盟”和军政府矛盾激化,国民大会被迫休会。2003年,昂山素季在国内开展活动时,两派群众发生流血冲突,缅甸政府关闭了“全国民主联盟”总部及其他分部。2004年,中断8年的制宪国民大会复会。2007年,制宪国民大会完成使命。缅甸宣布将于今年11月根据新宪法举行多党制全国大选。

昂山素季(1945年6月19日—),缅甸政治活动家。牛津大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学士,曾以外交官身份任职于联合国、日本、不丹等,在缅甸以外的国家生活了28年。1988年回到缅甸,组建缅甸“全国民主联盟”并任总书记。“全国民主联盟”已成为缅甸最大反对党。

六、伊芭迪(2003年)

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和美国是亲密盟友。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后,美伊两国关系恶化。1980年4月,美伊断交。其后,美国对伊朗实施遏制和孤立政策。伊朗总统哈塔米上台后,推行相对温和政策,美国适当放宽了对伊朗的制裁,改奉“遏制+接触”策略,欲通过鼓励伊朗“民主化”进程促其“和平演变”,但伊朗并不买账。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小布什入主白宫后,首次发表《国情咨文》就把伊朗列为“邪恶轴心”国家之一,视伊朗为心腹大患。随后,美国对伊朗采取各种策略,通过庞大宣传攻势,以压促变,支持伊朗国内所谓“民主”势力,期待“堡垒从内部攻破”。

席琳·伊芭迪(1947年—),伊朗作家、律师。毕业于德黑兰大学法律系,是伊朗历史上第一位女法官。1975年—1979年任德黑兰法院院长。2001年因“多年来坚持不懈争取伊朗人权与民主”而获得挪威的“拉法托奖”,并多次得到人权观察及国际特赦组织的推崇和鼓吹。

按照诺贝尔先生的遗嘱,诺贝尔和平奖应该授予那些“为促进民族和睦,增进各国友谊,推动裁军以及为召开和宣传和平会议而努力的人”,然而,这些美好的设想经受不住严峻政治现实的碰撞。比起宣扬和平,诺贝尔和平奖的评选更热衷于干涉别国内政,推销西方意识形态,已经完全沦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不符合他们标准的政权进行“和平演变”的政治工具,甚至在分裂主权国家方面推波助澜。

(来源:光明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你的内裤到底有多脏?
一条脏内裤平均带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即使正确清洗、晾晒,细菌也不可能完全被杀死。 >> 详细

论坛
有趣的刚果(布)阅兵礼
这是在刚果(布)独立50周年阅兵庆典上抓拍的花絮。希望大家抿着嘴看,可别取笑人家呀。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