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夏天澳洲两大矿石巨头力拓与必和必拓提出合并成立西澳大利亚铁矿石合资公司至今一年多,围绕“两拓”联姻而进行的博弈可谓跌宕起伏,好戏不断。
先是资金拮据的力拓拿与中铝的“绯闻”成功压低“求婚者”必和必拓对“嫁妆”的要求,渡过经济衰退期最难熬的关头;继而,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对合并案提起审计,陆克文政府以巨额能源税对矿企开刀,让“两拓”对合并意兴阑珊。好不容易国内的事情基本摆平,合并案审计惊险全无,巨额能源税从西瓜变芝麻,走出谷底的铁矿石市场在中国迅速回升的需求带动下再次一飞冲天,曾经病恹恹的力拓再度露出獠牙,忽而西非、忽而北美忙着搞收购意向,仿佛“两拓”合并已是板上钉钉、十拿十稳的铁案,10月18日,却传出合并被“两拓”自行取消的大新闻来。
一些分析家认为,“两拓”联姻散局,是两家矿企巨头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量而作出的主动性决断,在他们看来,原本“两拓”合并最大的推动力是力拓资金链的濒于断裂,如今力拓已熬过这一难关,非但自身资金链无虞,还有余力关注必和必拓对加拿大钾肥的恶意收购,放出染指化肥业的风声,必和必拓更是高举高打,强势姿态十足,合并对它们而言,已无太大需要。
另一些分析家则认为,自2010年初欧盟委员会率先对“两拓”合并案提出反垄断调查至今,已有德国、韩国、日本等多国公平贸易委员会对这桩矿石寡头间的联姻亮出红灯。10月14日,德国反垄断机构Bundeskartellamt放出风声,称自己有意向阻挠“两拓”合并案的完成。同日,欧盟委员会也宣布,它针对“两拓”合并案的反垄断调查业已接近完成,将在“数日内”拿出正式裁决结果。在这些分析家们看来,正是这些压力迫使“两拓”知难而退,以免成为正式反垄断调查的刀下鬼,“散伙饭”吃得太难看。
然而,奥秘似乎不止于此。
作为资源市场中垄断性最强、争议最大的铁矿石业大鳄,“两拓”在铁矿石领域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二,如果联姻“钱途无量”,即使阻力再大,他们也会“摸着石头过河”,哪怕裁决出台,也会利用法律程序进行抗争,不会未战先却,去年底、今年初面对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的审计,以及能源税的进逼,它们的表现就是最好的说明;在商言商,利字当头,“两拓”是如假包换的大垄断商,只要能赚大钱,是绝不在乎“吃相难看”的,它们在铁矿石定价谈判中的霸道表现,在和中铝“谈婚论嫁”时的翻云覆雨,在涉足钾肥业时的不择手段,都充分表明了这点,它们不至于为了面子而在反垄断调查机构面前退避三舍。
因此,不应孤立地看待“两拓”联姻的破局。铁矿石价格的沉浮,其背后最大的奥秘说到底还是市场的需求,而铁矿石需求量的增减与全球经济的增速息息相关。就在“两拓”联姻散局的次日,先是美国财长盖特纳一反近日美联储“宽松货币”的表态,大谈美元汇率稳定的重要性,紧接着,中国央行在事先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宣布加息。
美国的景气和中国的需求是铁矿石奇货可居的根本前提,如果没有这两大条件支撑,使得铁矿石的全球供需基本处于平衡、甚至略微供大于求的状态,那么“两拓”和淡水河谷三巨头就算再长袖善舞、一手遮天,也没法无中生有地创造出大宗需求来。
G20峰会前夕,一度被担心要打“货币战争”的中美竟不约而同寻求经济的稳健、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节点,给出了“稳扎稳打”的明确信号,可以预见,这种重质不重速,把抑制通胀、经济过热和基础项目投资过快放在GDP增速之前的经济发展思路,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里全球经济的主基调,大兴土木大搞基建以防“二次探底”的论调将被逐渐边缘化,而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逐步收紧、钢铁产能整合的提上日程,都预示着铁矿石刚性需求的暂时收缩。
在这种情形下,“两拓”合并将难以在短时间内带来预期中的垄断红利,这使得“两拓”均不愿付出“联姻”过关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力拓曾暗示,部分反垄断机构提出了“剥离部分资产”的交换条件),合并搁浅也自在情理中,尽管散伙在前,中美的决断在后,但“两拓”均是经济情报高手,自不会如散户般耳目闭塞。
“两拓”合并破局当日,力拓与必和必拓股价分别下挫1.46%和0.8%,而中国加息的消息传出,力拓开盘暴跌1.8%,盘中一度跌去3.3%,收盘则跌了2.1%,同时盖特纳的表态让澳元汇率直线下挫,缓急轻重,可谓一目了然。
也正因如此,一旦刚性需求上升,“两拓”的联姻将再度被提上前台,“三巨头”垄断全球铁矿石交易量70%的格局不被打破,这桩真真假假的姻缘就会隔三差五让全球经济跟着打几个冷战。
(中国日报网特约评论员 陶短房 编辑:刘纯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