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肤色黝黑的坎布拉来自海地。他也是一个不幸的人。这个粗壮的中年男子说,无休止的政变和骚乱搞得他的国家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同许多同胞一样,他只好选择出国谋生。在美国,作为非法入境者,他居无定所,食无储粮,天天为躲避警察的搜捕而迁居。他认为美国是一个有钱才有自由的国家。但他渴望自由,听说(神秘教主所在的)十字架岛上人不分彼此,物互通有无,众人相亲相爱,就冒死跑到这里。
l
“我是外国移民,没有资格参加工会。现在是替董事长私人开车”。
“这么说来,你是一名自由人。”
“是的,我是一个不受拘束的自由人,来去自由,好自在呀!但也得不到保护。这就是我为自由付出的代价!”
l
离开了小店,比尔问娜达莎小店也是国营的吗?她呵呵大笑,扯着比尔的衣角说道:
“他是小店老板。我们这里,大型企业都是国营的,但是许多商业性和服务性的小商店都是私营的。”
“你们就不怕资本主义泛滥?”
“只要同国计民生有关的重要企业都实实在在地掌控在国家手里,就没有危险。这就叫大集体,小自由。卡尔逊先生,你不赞成这种自由吗?”
“赞成、赞成,”比尔回答,“也许集体保证下的个人自由更可靠。”
l
娜达沙带比尔走进了教师住宅区。区内树木葱郁。小路两侧,排立着几十幢双层小楼,都是红砖灰瓦,结构相似,但小巧精致,构成一幅绚丽的图画。
“你对这一片住宅区有什么看法,杰弗祺卡?”在俄文里,“杰弗祺卡”是姑娘的意思。“在美国,高档住宅区里,你几乎找不到两栋一模一样的小楼。”
“整齐划一是美,五彩缤纷也是美,先生,”娜达莎不经意地回答。
“你更喜欢哪个?”
“哦,我偏爱统一下的差异。我不喜欢乱作一团,也讨厌千篇一律。”
“如果你来规划一个住宅区,你怎么办?比尔又逼进一步。
“我就设计一个街区的住宅形成一个风格,另一个街区呈现完全不同的风格。可惜我当不了设计师啊!在你们的高档住宅区里,先生,我猜想也有统一的布局和建房要求。总不至于住宅群里冒出一座摩天大楼来吧!”
“不会,不会。”比尔喃喃自语,心想这个姑娘蛮厉害的。
l
“如果说我(对摩达维)还有什么保留的话,我希望你们能更多地注意个性的发展。请相信:我不是指个人利益的膨胀,而是指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和大力增强集体内的多样性。这样,你们的国家就会更加丰富多彩。”
(作者:杨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