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至于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我们应当用务实而不是情绪化的眼光来看待。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利益相关的国家相互依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过去几十年的历史证明:两国谁也离不开谁。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中国用它的对美贸易顺差购买了大量美国的政府债券和企业股票。美国的有识之士也认识到:这是对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持。没有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资金,美国政府就无法运转,美国百姓也无从继续消费。你说对吗?”
l
“我承认您所讲的。美国入不敷出,每年的消费比产出要高出近万亿美元。这笔亏空是借外国人的储蓄来填补的。不过,我想您也会同意,美国也支援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比尔直截了当地说。
“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大量投资,帮助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当然,它们也从中国大量获利。说得明白一点,美国的资本利用中国的低廉劳动力发了财。结果,美国人把钱赚走了,把GDP留给中国;把中国的产品拿走了,温室气体排放量却算在中国头上。为了每年8-9%的GDP 增长,我们付出了资源大量损耗和环境严重污染的重大代价。后来,才不得不进行持续发展的补课。”
l
“恕我直言,中国是靠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富起来的,对吗?”
“卡尔逊先生,中国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从美国赚来的钱,我们又通过贸易逆差,输送给日本、韩国、东盟和非洲国家。一方面,中国获得了它们的高科技或自然资源,同时也推动了双边关系和地区繁荣。”
“换言之,聪明的中国人用美国的钱推行了自己的国际战略,”比尔打逗说。
“可以这么说,”彭行长哈哈大笑,“美国人也很聪明。他们善于把你储钱罐里的钱掏出来,供他们去消费!不过,中国的网民提出:为什么一个人口最多的穷国要把钱借给世界上最富有的大国去消费?”
“不过,到了还债的时候,美国人就抓瞎了。”
l
“美国人现在就试图用规避债务的方式把债务部分勾销!”
“是吗?美国人还不至于那么不讲信用吧,” 比尔作了辩解,但也准备聆听这位聪慧的中国女士作出回答。
“让美元贬值就是最便捷但,恕我直言,也是最不体面的行为,用你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让你的邻居变穷’,”她说,“如果美元债券缩水10%,债权国就要蒙受万亿美元损失。要知道这些借钱给美国的国家多数比美国还穷。它们省吃俭用,才把钱积攒起来。这样赖债,恐怕上帝也要皱眉。”
l
“这正是中国急于把美国国库券卖掉的原因吧!”
“不,我们没有这个意图。如果我们有一天被迫抛售美国债券,也是为了牵制美元贬值和减少可能遭受的损失。”
“到时候美国就惨了。美国某些有影响人士就是担心:中国人可能利用手里的债权来干预美国的经济自主或牵制美国的外交行为。这一天也许真的会到来。”
“中美利害与共,”行长转向和颜悦色,“如果我们大量抛售美元债券,美元就必定进一步贬值。这样,我们也会遭到很大损失。这叫做两败俱伤。在我们看来那是下策。”
“那么什么是上策?”比尔急切地问。
“唔,最好是继续保持并着力改革现行的世界金融基本框架。特别是当今各国经济都处于困难的时候,不论哪国都不要采取单边的损人利己的重大行动。中国是一个负责的大国。在别国有难时,我们不会落井下石,但必要时也准备自卫。” 她的话软中带硬。
比尔赞赏彭女士光明磊落的态度。只是担心如今争执双方都彼此咬得很紧,就像奕棋一样,各自求胜心切,退让一步也会被对方视为布下的陷阱。比尔祈祷上帝,让对奕继续下去。只要棋盘不被输家的狂怒所掀翻,就是世界的福音了。(作者:杨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