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国际在线
解决堵车需多管齐下
【香港《信报》9月4日报道】对于京藏高速大堵车,目前各方反映最集中的原因是:110国道大修、分段治超以及道路通行费居高不下导致的超载恶性循环。内地舆论普遍认为,京藏高速大堵车集中反映了当下政府服务职能的低效。
舆论指出,这些年来,内蒙古进入东部地区的交通大动脉仍然只有一条京藏高速。而纵观全国的交通图,与沿海地区密如蛛网的高速公路网相比,内蒙古、山西这两个产煤地区的高速公路则是“脉络分明“。
如何从宏观方面认清区域经济格局出现的新变化,统筹各方利益,打破物流瓶颈,是此次京藏高速大堵车暴露出来的最直接,也是最尖锐的问题。
【《香港商报》9月3日报道】在分析如何化解中国大堵车时,美国一位交通专家称,一味地建设新路也难以通堵,唯有综合采用智能交通系统、浮动收取道路交通费、及时告知司机规避拥堵路段,才是可行之道。
著有2008年畅销书《开车经济学:我们为什么这样开车》的范德比尔特注意到,被堵在京藏高速的一位卡车司机称:大家都只能跑京藏高速,因为其他高速收费太贵。他认为这是症结所在,一件稀有商品若定价过低,人们就会为了省钱而不惜花费时间。
他建议,官方可以尝试使用一些新方式,如依靠智能交通系统,一旦发现车流量缓慢就设定新限速,以避免严重交通“冲击波”,依靠媒体通知司机选择其他路线、规避拥堵道路,同时按照现行道路占有率进行即时定价收费等更具持续性、更有创意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