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美科学家称月球“到处有水” 人类进驻不遥远|美17岁男孩淘网2年将旧手机换成保时捷|菲佣辛苦20年 雇主遗赠400万美元|
全球金融新时代上路
2010-07-23 07:54: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全球金融新时代上路

美国金融改革法案被其总统奥巴马签署了,这不仅意味着长达两年之久的“立法争斗”以奥巴马的胜利宣告结束,也不仅像奥巴马所说“金融改革不光对个人消费者来说是件好事,对美国经济来说也同样是件好事。”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将开启一个全球金融的新时代。它是对1982年由里根・撒切尔开始的所谓“金融大爆炸”时代的否定。那时候,金融业的发展主题是放松金融管制、金融自由化,然后是遍及全球的金融开放。

从那时起,金融效率越来越高,金融领域的流动性越来越大,杠杆的使用几乎无处不在,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也越来越高,渐渐地把世界变成了一个整体,不管多大一笔金额的资本瞬间就可以从世界一端流向另一端。

从那时起,金融就像一个永不休止、贪婪无度的“吸血鬼”,变成了一部疯狂敛财的机器。他们采用上百倍的杠杆追逐着市场上的每一分钱利润,而且无限地放大赚钱的速度和数量,金融业崇尚着这样的公式:赚大钱+赚快钱=利润最大化。但极少有人想过,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经济是不是需要这样的金融?

金融商人的贪婪毋庸置疑、也无可厚非,这是他们的本性。但问题是,如此明显的“欺骗”居然没人去管,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养了一大群人,他们居然就没有发现这样的欺骗,更谈不上制止这样的欺骗,这是为什么?原因在于制度性错误。这是症结所在―――如果是个别机构在行骗,那是个别的问题;如果所有人都在欺骗,而且堂而皇之,那一定是制度错了。

所以,美国要做的事,不是对金融机构去进行道德教育,也不是抓一两个案子绳之以法,而应当是制度的变革。这次金融改革可能会产生几大效果:

第一,金融衍生市场会大幅萎缩,过去这个市场在美国有450万亿美元的规模,全世界680万亿美元的规模,而未来会大幅缩减。

第二,对超大型金融机构实施杠杆控制,这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金融风险,但更重要的是,这些金融机构创造货币的能力受到了限制。这就是说,未来美国的货币发行权将更多地回到美联储的手上。

第三,当对冲基金受到监管之后,现在的对冲基金市场将重新洗牌,而这个过程其实早就开始了,所有参与者都需要重新评估各色对冲基金的盈利能力。

第四,由于联邦政府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交易行为加以限制,不许他们从事风险较大的金融交易,这会迫使他们向传统行业回归。过去,没有金融机构愿意通过正常发放贷款,并获取存贷利差去实现盈利,因为那样盈利太少,太慢。这样的金融机构在华尔街简直就像傻子。

第五,资本稀缺时代已经来临,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发展实体经济,都需要实实在在的资本投入,而此时,美国必然无所不用其极地吸引资本流向美国市场。

第六,实体经济复归。美国强化金融监管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把金融机构逼向传统业务,因为美国要拉动就业,必须恢复实体经济的发展,至少需要部分地恢复。如果美国的金融机构都不愿意为实体经济提供贷款,或者必须有衍生工具的、金融创新的配合才向实体经济提供贷款,那美国必然重蹈覆辙。但是,由于这次“金改”有效地“往金融机器齿轮上浇了大量沙子”,金融效率大大减低,所以资本的稀缺性将会凸显。

第七,中国需要强化自身的金融效率,更多地吸引资本,而不是一味地赶走“热钱”。其实,“热钱”是一种风险偏好很高的资本,十分优质的资本。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陈笛)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英国女郎誓当“集男女王”
英国女郎桑德丝誓当《欲望都市》女主角之一萨曼莎的真人版,做“集邮女王”。 >> 详细

论坛
外媒评选的十大奇怪小吃
看看这十种奇怪的小吃,你敢吃几种呢?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