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印度一基金欲让神仙炒股遭拒绝 闹上法庭|伊朗称遭绑核科学家已离美返乡|先有鸡后有蛋! 英科学家破解经典谜题|
“化学阉割”是治罪猛药还是人权缺口?
2010-07-14 00:00:00      来源: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2008年12月,韩国强奸犯赵斗淳对8岁女童实施残忍性暴力,致使其终身残疾。法院判处赵斗淳12年有期徒刑,舆论指责刑罚过于仁慈,不足以震慑犯罪分子。据韩国《中央日报》近日报道,今年6月7日,韩国发生“第二赵斗淳”事件,一名8岁女童在走廊被犯罪分子拖走后遭到性侵犯。过了近一个月,韩国再爆“第三赵斗淳”事件――一名7岁女童独自在家玩耍,不法分子瞄准机会入室实施强奸。

仅去年一年,韩国遭到性暴力的12岁以下儿童就有1017名,13至15岁之间的则有1447名。韩国民众认识到,传统的刑罚无法让犯罪分子住手,属于治标不治本。“化学阉割法案”应运而生。

“化学阉割”用词不当

一而再、再而三的“赵斗淳事件”,让韩国成了亚洲第一个对性犯罪者实施“化学阉割”的国家。“化学阉割”是各国应对不断发生的针对性暴力犯罪而采取的新举措。今年6月8日,波兰对犯有强奸罪及猥亵儿童罪的男性强制施行“化学阉割”的法律正式生效。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等数个州已通过对性犯罪者强制实施“化学阉割”的法律。在欧洲,丹麦、德国、英国、瑞士、瑞典也都通过法律,允许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对性犯罪者进行“化学阉割”。

“化学阉割”是一种通过药物治疗降低性欲和性行为次数,以达到预防强奸、恋童癖、性骚扰等犯罪的方法。通常的外科手术阉割,是在男性的阴囊上开个切口,将睾丸取出。而“化学阉割”既不切除人体任何器官组织,也不是一种避孕结扎手术,不“阉”也不“割”,因此“化学阉割”的说法用词不当。韩国国会称,由于“化学阉割”一词有损男人尊严,所以将其改称为“防止性冲动的药物治疗”。

“化学阉割”通常是将雌性激素、抗雄性激素或性腺刺激激素抑制剂注入罪犯体内,使其丧失性冲动,阴茎不再勃起。在实施过程中,通常将环丙孕酮、醋酸甲羟孕酮等药物以3个月为周期,对犯人进行注射。

环丙孕酮是一种很强的抗雄性激素药物,通过抑制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降低睾丸激素的水平。而醋酸甲羟孕酮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女性注射避孕药物,注射到男性体内后能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睾丸激素的分泌量也会减少。两种药物均能有效降低男性性欲。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越南女医生如此辨识处男
54岁的越南女针灸师范诗红拥有一手自创“绝活”,能通过耳朵辨别男子是不是“处子之身”。 >> 详细

论坛
足球制作过程全揭秘
小小的一个足球,制作起来可不简单!这里有多张图片向你展示制作全过程。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