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历史从来也不风平浪静。波兰的历史同样也是波涛汹涌。今年4月10日,波兰又发生了一桩震惊世界的事件。总统专机突然在斯摩棱斯克机场坠毁,总统莱赫.卡钦斯基夫妇等96人,其中包括众参两院的两位副议长,波兰陆海空三军的三位司令,以及各界要员全部罹难。
有人把这次空难事件称作“第二卡廷”,姑且不论确切与否,但的确它同70年前发生的卡廷惨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70年前,即1940年,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苏联秘密枪杀了波军战俘2万余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卡廷惨案,同时还编织了假祸他人的弥天大谎。这一事件成为困扰波苏关系的死结,成为尘封半个世纪的不解之谜。直到1990年,戈尔巴乔夫在其当政晚期,才向波兰公开承认这是苏联犯下的“罪行”。今年恰值卡廷事件70周年,波兰总统为参加纪念死难者的活动,率庞大的代表团前往斯摩棱斯克,不幸遇难。在悲剧发生的地方又发生了一场新的悲剧,虽然两者之间有着某种因果联系,但两场悲剧的性质显然不同,这是毋须赘言的。
新的悲剧使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的名字蜚声世界。如果说此前有人不甚了解这位总统其人其事,那末现在谁人不在议论和叹息他殒命异国他乡的惨烈。如果说此前人们对卡廷事件的来龙去脉知之不多,那末现在正是这位总统以其自身的悲剧,唤起了世界对卡廷惨案的历史记忆,换来了各国人民对波兰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如果说此前波兰人对这位总统的评价见仁见智,那末现在他的形象刹那间变得高大起来。在媒体的民意调查中,其支持率较之在任时有了明显的上升。人们抛开政治上的歧见,举国悲伤和哀悼,在总统府门前烛光翻腾的海洋中,看到了悲剧把波兰人团结在一起。
国不可一日无君。根据波兰宪法,莱赫.卡钦斯基总统罹难后,波兰众议长科莫罗夫斯基代行总统职权,并宣布于6月20日选举新总统。原定于10月的总统换届选举,突然在维斯瓦河两岸广袤的大地上提前拉开了帷幕。
今日波兰,有能力角逐总统宝座的政党主要是公民论坛党、法律公正党,以及民主左派联盟和波兰农民党。公民论坛党与法律公正党均成立于2001年,“团结工会”是他们的共同的根,但他们对“团结工会”的理解和评价各不相同,派别歧见严重。2005年总统选举时,法律公正党的莱赫.卡钦斯基和公民论坛党的图斯克有过一场惊心动魄的角逐。图斯克在第一轮领先而在第二轮落败,莱赫.卡钦斯基当选总统。一段时间过后,总统的孪生哥哥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出任总理,波兰政坛出现了罕见的家族掌权的景象。2007年议会选举,形势骤变,公民论坛党获胜,由图斯克出任总理。总统和总理属于不同的党派,相互掣肘,关系紧张。今年,2010年是总统换届选举年,公民论坛党与法律公正党,老对手开始了新较量。
但斯摩棱斯克空难事件打乱了各党的竞选安排。空难牺牲者中有两位恰恰是党内已确定的总统候选人。一位是莱赫.卡钦斯基总统,法律公正党推选他,要他争取连选连任。一位是什马伊津斯基副议长,民主左派联盟推选他,对他寄以厚望,因为他原本是波兰社民党的重要领导人,从政经验丰富。这两位总统候选人同时撒手人寰,沉重地打击了法律公正党与民主左派联盟,迫使他们不得不紧急物色新的候选人。
在法律公正党中,罹难总统的孪生哥哥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当仁不让,他通过葬礼,塑造了他弟弟是“伟大的”和“最好的”总统的形象,他声言为继承弟弟的遗愿而角逐总统宝座。民主左派联盟难于推出有声望的元老级人物,该联盟主席纳别拉伊斯基尽管年轻,也只好披挂上阵。总统竞选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公民论坛党的科莫罗夫斯基突然一身扮演三种角色 --- 众议长、代总统、总统候选人,处境微妙,有优势也有困难。选前的民调显示,科莫罗夫斯基的支持率虽然领先,稳定在50%左右,但优势一再缩小;雅.卡钦斯基的支持率原本落后,却呈现出迅速上升的趋势,紧随其后;其他党派则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形成了公民论坛党和法律公正党对决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