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岁的欧元,生了场大病。有人说,是它天生的体质缺陷所致,还有人预言它活不过五年。欧元兑美元汇率4日跌破了具有象征意义的1.2整数关口,达到了四年来的最低点,欧元兑日元也跌到了8年半以来的低点。在危机面前,市场选择了抛弃欧元。由于多个国家债务危机的拖累,欧元现在似乎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面临着或生存,或毁灭的抉择。
欧元尚没能成为替代美元的新“世界货币”,它是否会像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所预测的那样,进入灾难性的毁灭呢?
其实,欧元就此倒下的可能性并不大,其一,欧元区核心成员国的财政状况较为稳健,其二,欧盟早已打响欧元保卫战,7日欧元区成员国财政部长就7500亿欧元的欧洲稳定机制的最后细节达成一致,欧元区同时正在考虑成立“经济政府”统一协调各成员国政策。但本次危机无疑是对欧元的一次严峻考验――欧元的“大”与“强”仍然要寄望于欧元区内部经济、政治的良好运行。
首先,欧元区的前景取决于德、法等大国领导人的政治意愿,也就是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是否能够抛弃短见,暂时付出一定的政治成本,团结起来,下定决心挽救欧元,成就欧元美好的未来。
不错,欧元区债务危机不是这些国家的错,但却要他们承担责任,而且有可能除了希腊,继续为爱尔兰、西班牙等国家“买单”,确也不尽合理,这些国家的民众无法接受这个提议。但鉴于欧元机制本身的漏洞,没有一个统一的财政政策,且没有合理的退出机制,鉴于欧元区作为一个集体荣辱与共的精神,德、法作为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引擎,作出牺牲也在情理之中。况且尤其是德国,本身作为出口导向型的国家,在欧元诞生后,享受了对成员国相对汇率贬值的“特殊待遇”,拉动了本国的出口,并因此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现在反哺成员国的“弱势群体”也就更是其应尽的义务了。
考虑到分离的欧洲曾带给欧洲人的巨大痛苦和过去60年间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欧洲各国支持欧洲走向协调与统一政治决心其实仍然非常强大,只不过他们内部也在就责任的承担及经济治理主导权等问题进行着微妙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