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9日,在英国伯明翰,工党领袖现任首相戈登・布朗(右)、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左)和自由民主党领袖尼克・克莱格(中)参加电视辩论。英国三大政党领导人当日在此参加大选前的最后一场电视辩论,主题为当前的经济政策问题。新华社/法新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国大选将于本月6日正式拉开帷幕,选民将投票选出650名议员组成的新议会下院。这将是英国20年来竞争最为激烈的一次大选,反对党能否终结工党13年来的执政地位也将揭开谜底。与前几次大选一党具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不同,今年的选情扑朔迷离,呈现三大看点。
一、首次进行电视辩论较量,“黑马”蹿红
工党、保守党、自由民主党三大党领导人分别于4月15日、22日和29日就国内政策、外交以及经济政策问题举行了三场电视辩论。据统计数据显示,有近千万的英国公众观看了电视辩论会,占到英国选民的20%以上。电视辩论后英国选情出现重大变化,原本不太知名的、位列第三的自民党民调支持率飙升,甚至超过工党。
伦敦政经学院研究选举问题的专家邓利维表示,电视辩论无疑给了自民党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此前大约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选民并不认识2007年当选自民党党魁、现年43岁的年轻领导人克莱格。对克莱格而言,电视辩论好比天赐良机,因为在全国选民面前如此高调、大规模的出镜是以往自民党领袖从未有过的,其效果可能比投入几百万英镑制作竞选宣传材料都要管用。
分析家认为,自民党这匹“黑马”此时杀出,使得选票进一步分散。其结果是自民党未必能最终获胜入主唐宁街,但却得到更多“待价而沽”的资本。一旦工党或保守党没有取得过半数席位,就需要拉拢自民党组成联合政府,自民党在英国下届政府的组建中必然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二、选举结果充满悬念,或现“无多数议会”
最近的一系列民调显示,三大政党民意支持率的差距为4%至9%,选情呈胶着态势。一些分析人士据此认为,英国在大选后很可能出现“无多数议会”,即没有一个政党成为议会多数党的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在英国历届选举中,1923年、1929年和1974年的大选中,工党均未能在下议院取得多数席位,出现了没有任何党派占多数的少数党政府。由于少数党政府在下议院中不掌握多数席位,因此在其出台政策规定时势必遇到来自多方面的掣肘,给英国政坛稳定和经济复苏带来不利影响。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无多数议会”,英国政府也起草了应急措施,以保证政府的正常运作。根据这项安排,在两大党均未取得多数席位的情况下,将在选举日后给予首相布朗缓冲期,以组成有效的政府。随后保守党将发起对政府的不信任动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