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萨翁,他向世界表达了公平公正的体育精神|图:美海上钻台爆炸燃烧 11人失踪营救有希望|苏联解体后乌克兰首展列宁遗物及相关艺术品|
楼市要诚信,最应少一些迷魂药
2010-04-22 09:38:43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在高房价的泡沫成分中,最易扩散的是恐慌性购买,最为直观的一环就是无良开发商在销售环节上的哄抬房价。日前,地产调控组合剑指地产业市场诚信,住建部发布通知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将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在10日内一次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及每套房屋价格,并严格按照预售方案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这一招垂直打击落在了部分开发商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之上。

  近期与房价同时膨胀的还有开发商忽悠购房客的手段。一些无良开发商趁房价暴涨,开出一副副花样翻新的销售迷魂药,诸如捂盘惜售制造恐慌、信口开河坐地涨价、抢号购房烘托人气等诸多心理战术甚至骗术,为恐慌性买盘推波助澜。其实这些销售迷魂药只是利用了一些简单的投机心理,并不高明,但为什么颇有市场呢?

  一个原因是此类迷魂药最能发挥效用的对症人群,是“羊群效应”或从众行为的易感人群。房价膨胀,购房者冲动日进理性日减。他们的购买行为也越来越具有金融投资性。从众行为容易让投资者放弃独立思考,成为无意识投资行为者,这其中蕴藏极大的风险,被更具有资源或者资金优势的买卖者所控制。尽管理性的人知道房价不可能只涨不跌,但有些人更害怕的是踏空之后的后悔。在一个连续上涨的周期之中,开盘,买到手的,马上升值,没买到的,后悔不已。两者都会在下一次买房中上调自己的心理价格。不断反复循环,“买涨不买跌”成了买家的投资守则,而这正是卖家最乐意看到的。

  另一个原因是监管的缺失。既然很多哄抬房价行为已经构成了违法违规,为什么一定要现在特别强调严管呢?市场和监管的博弈中,有一个长期的现象就是,“涨”往往与“松”如影随形,而“跌”往往与“严”出双入对。在市场低迷时期,为了刺激价格上涨,监管者在出台各种刺激政策的同时,也往往有监管松动的倾向。如果博弈中加入了投资者,投资者对于违规行为的敏感度也会下降,宽容度上升,因为市场的热度让人有只涨不跌的幻觉和多赢的假象。监管的宽松和市场的宽容,从某种程度上也纵容了不良炒作的滋生,直到投机过度,再来严查,这时候矫枉则需过正。

  希望严肃的法规意识,摆脱临时性,具备长期性,才有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基础。要重塑市场秩序,还要让阳光照到更多的灰色地带。开发商追求利润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视公众利益、自身责任、甚至基本的市场诚信于不顾,破坏的就不仅仅是公众购房人的利益,一旦成风,还会破坏整个地产市场的诚信基础和生态环境,最终行业风气败坏也会让开发商自食其果。这个市场,少一些卖迷魂药的,多一些诚信卖房的,才更健康。(白岭 原题:少一些迷魂药多一些诚信房)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救灾老兵讲述玉树故事
她有一个心愿,从废墟中找到母亲和姐姐的照片,以后想她们时,可以把照片拿出来看看。 >> 详细

论坛
非洲沙漠三角洲
奥卡万戈三角洲壮美的照片,一定会令你向往这片神奇土地。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