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拉美共同体的最终建立绝非易事,道路坎坷。拉美国家内部存有不团结现象和不和谐音,就在坎昆峰会上查韦斯与哥伦比亚总统乌里韦又再次对骂。毕竟各国国情利益不同,政经状态各异,地区内既有左翼国家,亦有右翼国家,各国之间的内在摩擦必然难免。即使同为左派领袖,在领导风格、治政理念上也存有差异,容易产生矛盾。巴西是地区中最大的国家,实力也最强,一心要在共同体内扮演领袖角色,发挥主导作用。但墨西哥也是拉美大国,很难会甘心于只当巴西的配角,而查维斯凭借委内瑞拉能源大国的优势,习惯在地区内展开强力外交攻势。但是,在多极化的世界中,必需发挥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统一作用,
这已是地区各国的共识。最近在声援海地灾民、阿根廷对马尔维纳斯岛主权等问题上,各国发出了统一的声音,采取了统一的行动。相信拉美各国领袖有能力、有智慧顺应历史潮流,妥善协调各方利益,促使拉美共同体的最终建立。
中拉关系发展前景良好
进入新世纪后,中拉关系呈现出了前所未未有的发展态势,战略合作水平之高前所未有,务实合作水平之深前所未有。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贸互利合作势头好,时机好,前景好。
中拉经贸合作互补性强,我国和平发展离不开拉美地区这个经济战略伙伴。一些重要的资源和生活必需品,从拉美进口占我国进口总额的比例大,我国出口在拉美国家外贸总额中的比重也逐步增加。我对拉美投资合作也在快速发展,在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秘鲁共拿到地质储量10亿吨的权益区块,未来可形成年产5000多万吨原油的生产能力。在矿业方面,我们已经有了7个大型矿业项目,涉及金额超过60亿美元。我国在拉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近30个,涉及金额超过100亿美元。我国对拉美贷款总额近200亿美元。另一方面,发展中拉经贸关系还有较大的空间。至2008年底,中国在拉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仅为80亿美元,仅为拉美外国投资总额(1400亿美元)的5.5%,为我国境外投资总额的4.4%。我国对拉美对外承承包工程总额为18亿美元,而我国境外对外承包工程总额为2300亿美元。中拉经贸合作进入了大手笔、高投入、势头猛、后劲足的新阶段。
拓展中拉经贸关系不应只考虑或重点放在我增加出口上,应更多推动双方投资,特别鼓励我企业走出去。近期国家领导人提出通过金融这个发动机来促进贸易和投资这两个领域;金融开路,带资进入;金融投资资源,融资换取项目。
如中委联合融资基金规模从60亿美元扩大到120亿,委每天向我提供38-50万桶石油;开发银行向巴西石油公司提供100亿美元贷款换取石油(每天15-20万桶);中石油以10亿美元贷款换取厄瓜多尔每天提供5万桶石油。中国人民银行签署了700亿人民币/380亿阿根廷比索的本币互换协议。最近中委又签订了在委修建长达480公里的铁路协议,需投资75亿美元。这是发展中拉经贸互利合作的一个重要的新思路。
当然,进一步发展中拉经贸合作也存有不少不利因素。“中国威胁论”在拉美有一定的市场,拉美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还有文化差异、缺乏了解、管理人材不足、相距较远等不利因素。因此,去拉美地区开展合作项目仍宜谨慎,多调查研究,成熟一个,开展一个。相信这次胡主席的“新大陆之旅”,定将与前几次出访一样,带动又一批中拉之间的经贸合作项目。
(作者:前驻智利、墨西哥大使黄士康 编辑:王妮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