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三足鼎立谁得天下? 英大选候选人简介|英国5名游客被倒挂世界最陡过山车上20分钟|毕加索名画又刷记录 拍出上亿美元|
陈向阳:协力构建公平合理的“气候新秩序”
2009-12-17 15:46:28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国际社会围绕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复杂博弈,既是对“气候新秩序”主导权与话语权的激烈角逐,也是限制与维护发展中国家发展权之间的较量,更是合作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重大机遇。

12月7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将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各方会前便已展开紧锣密鼓的互动,合纵连横、波诡云谲,“气候新秩序”呼之欲出。

首先是发达国家角逐“气候新秩序”主导权。欧盟与日本互不相让,纷纷推出较大幅度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欧盟提出到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0-30%,日本宣布到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5%,双方都想充当“急先锋”。美国奥巴马民主党政府改弦更张、力图后来居上,主办主要经济体能源和气候论坛,制定《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建立强制性“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制度,承诺到2020、2050年在2005年基础上分别减排17%与83%,奥巴马本人还将出席哥本哈根大会。

其次是发达与发展中国家激烈较量。面对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发达国家大打“气候牌”,企图以强制性减排为手段,延缓迟滞新兴大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挤压其发展空间,进而维持世界主导权。

发达国家罔故全球变暖主要由其造成的历史事实,在减排问题上缺乏诚意,极力推卸责任:一是无理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强制性减排责任,但却拒不履行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与技术援助义务;二是在自身减排目标上大打“折扣”,或随意减少减排额,或将减排基准年份由1990年后移到2005年、以降低减排幅度。美国宣布到2020年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17%,其实仅比1990年减排3-4%。

面对发达国家的不负责任与无理要求,广大发展中国家坚决维护自身发展权,强调发达国家应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后继续率先大幅减排,反对强加给发展中国家量化减排安排。同时新兴大国加强战略协调,防止被西方所分化。作为两个最大与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印度签署《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协定》并成立工作组,中、印、巴西、南非“基础四国”与“七十七国集团”紧密协商捍卫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方案。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博弈中,中国政府有效统筹内外大局,积极致力国际合作,战略主动权不断增强。

一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国政府明确坚守自身的发展中国家“定位”,将对内、对中国人民负责与对外、对世界人民负责相统一,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调整经济结构,自主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在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合作同时,中国政府保持头脑清醒,决不被外界“忽悠”、承担脱离国情与能力的所谓“大国责任”。

二是“气候政策”将原则性与灵活性高度统一。首先是原则的坚定性。中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动摇,强调发达国家应切实援助发展中国家,主张全面看待气候变化的所谓“责任”问题、算“公平帐”:全球暖化主要是发达国家工业化造成的,其历史责任不可推卸;既要算各国总的排放量,又要算人均排放量,发展中国家应享有与发达国家平等的发展权;公正对待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排放”,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接纳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所产生的大量排放。其次是策略的灵活性。中国坚持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自主承担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减排责任,明确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并将其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约束性指标。

三是积极开展“气候外交”,强调对话合作,国际话语权显著增强,“负责任大国”形象不断强化。

9月22日,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中国“气候外交”的“四项原则”:履行各自责任是核心,发达国家应继续承担中期大幅量化减排指标,发展中国家应根据国情尽可能减缓排放;实现互利共赢是目标,应努力实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赢,实现各国利益和全人类利益共赢;促进共同发展是基础,不能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超越发展阶段的义务;确保资金技术是关键,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11月17日,中美发表《联合声明》,双方致力于在哥本哈根会议达成最终的法律协议,主张“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力的基础上,达成的成果应包括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和发展中国家的国内适当减缓行动。”应实质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帮助与技术转让。11月26日,中国政府宣布温家宝总理将出席哥本哈根会议。11月30日,中国与欧盟发表《第十二次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双方将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基础上,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哥本哈根会议达成全面、公平和具有雄心的结果。双方主张“发达国家大幅提高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支持,并就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做出安排。”

气候变化对全人类构成严峻挑战,遏制全球变暖迫切需要国际社会“集体行动”与“全球治理”,尤需发达国家拿出诚意与承担主要责任。“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值此紧要关头,各国应着眼共同利益与人类长远利益,树立“大局”意识,发扬“地球村”精神,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作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陈向阳 编辑:信莲)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最热爱卫生的日本人!
可以没厨房,但不能没浴室——  日本人常常自豪地称自己是最喜爱洗澡的民族。 >> 详细

论坛
世界十大最负盛名的墓地
在世界上最奇特的墓地,住在里面的不仅有死人也有活着的人。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