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三足鼎立谁得天下? 英大选候选人简介|英国5名游客被倒挂世界最陡过山车上20分钟|毕加索名画又刷记录 拍出上亿美元|
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观察:大平台能否带来大收获
2009-07-29 17:43:37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于7月27、28两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按照美国外交官方网站的说法,这将是“奥巴马时代奠定两个大国关系框架的对话平台”。

对话召开前夕,希拉里与盖特纳这两位美方领军人物联名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阐述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意义,即“开创将经济与外交讨论相结合的新篇章”。正如二人在文章中所指出的,不论美国或中国,在全球化时代都很难单独解决某个全球性问题,而两个差异巨大的大国之间显然不可能没有摩擦、冲突与分歧,建立这样一个高级别的、制度性的全新对话平台,不论基于共同利益上的“同舟共济”,或基于矛盾分歧上的沟通、妥协,都是符合双方的基本利益的。

按照英国《经济学人》一篇文章的分析,不论美国或中国政府,对这样一个高级别平台都显得兴趣盎然。

就美国而言,中国是目前唯一可以“帮一把”或“拦一下”美国的大国,在某些有共同利益的问题上寻求与中国合作,在另一些问题上和中国形成制度性沟通机制,以免分歧和冲突扩大,对美国而言十分重要。不仅如此,在诸如人民币汇率、贸易逆差和环保、减排等问题上,美国向来习惯扮演要求者、指导者的角色,用居高临下的态度逼迫中方让步,但自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形势的变化,美方越来越难以维持自己的大嗓门,而中方的谈判立场非但越来越坚定,且随着实力的提高和美国自身在金融领域的失误,经常反过来扮演要求者的角色,这也让美国政府感到,有必要采取一种更有效、更合适的对话平台,将原先的专业性、经济性对话升级到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层级,给予中国以更高的礼遇,也便于向中国提出那些越来越不便启齿的要求。就在对话前夕,美方再次提及“久违”的人民币升值问题,并暗示中国“不能指望美国进口市场复苏”,应“集中精力发展内需”,事实上变相重复了以往“解决中美贸易逆差”要求,只是换了更礼貌的口吻,并笼罩上一层“战略性沟通”的华丽外衣罢了。

对于中国而言同样如此。按照《经济学人》文章的分析,中国作为新兴大国,任何时候都对美国如何看待中国的国际地位十分敏感,提升级别和地位的战略对话平台会令中方感到高兴,不仅如此,按照中国的传统思维定式,“外事无小事”,任何国家间、政府间的妥协、共识,实质上都会上升到最高层级来讨论、决策,如今架构这个高级别平台,对中国而言,不过是将隐形的“大台面”公开化而已。

那么,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这个大平台,是否真能带来双方所预期的大收获?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最热爱卫生的日本人!
可以没厨房,但不能没浴室——  日本人常常自豪地称自己是最喜爱洗澡的民族。 >> 详细

论坛
世界十大最负盛名的墓地
在世界上最奇特的墓地,住在里面的不仅有死人也有活着的人。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