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9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右二)、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左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米勒(右一)与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总裁杜比纳(左一)共同出席天然气购销合同签署仪式。当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签署了2009年至2019年天然气购销合同。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十九日,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再次飞抵莫斯科。虽然比预定时间晚了许多,但她最终与俄罗斯总理普京一同出现在两国天然气企业的签字仪式上。随着双方十年长期天然气贸易合同及过境供气合同的落笔,一波三折的天然气争端暂告一段落,欧盟“断气”之苦也曙光在望。
双方握手言和
去年底,由于俄乌两国在二00九年天然气供应价格、债务及过境费率等问题上未能达成协议,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一月一日起中断对乌克兰供气。七日,俄方以乌方无法保障全量输送过境天然气为由,停止经乌向欧盟供气,导致欧洲多个国家出现天然气危机。经过欧盟紧急斡旋,俄、乌、欧三方十二日达成协议,俄次日恢复经乌对欧供气。但随后俄乌又在输气线路和技术性耗气等问题上相互指责,导致欧盟立即恢复供气的希望再度落空。
一月十七日,由俄总统梅德维杰夫倡议的俄天然气消费国“国际峰会”在克里姆林宫召开。应邀出席会议的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在会后与俄总理普京进行了“面对面”交锋。
经过长达数小时的艰苦谈判,十八日凌晨,两国总理终于站在记者面前宣布,双方已达成协议,在保持去年过境费率不变的条件下,俄方今年将在欧洲价格基础上给乌方供气价百分之二十的折扣。双方同时约定,自二0 一0年一月一日起,俄乌天然气价格及过境费将完全按照欧洲价格公式生成。
看来,俄乌双方都作了妥协和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