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五管齐下”逐鹿非洲
[ 2008-02-25 10:44 ]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2月16日~22日,美国总统布什对非洲五国(贝宁、坦桑尼亚、卢旺达、加纳与利比里亚)进行了“告别式访问”。对布什个人来说,再度访非多少属于“邀功之旅”。但对美国来说,布什二度访非则是其加紧渗透非洲的继续,再次凸显了非洲版图对美国反恐与能源战略的重要性。布什任内的最后访非,显示了美国采取“多管齐下”措施抢滩非洲的现实。

过去几年来,围绕非洲政局、能源、反恐等问题,西方大国之间早就暗中展开“群雄逐鹿”,美国也始终掌握着非洲军事存在与能源开发方面的优势。从美国对非洲政策的角度看,布什的外交访问坚持了美国一贯的“大棒+橄榄枝”式的非洲策略。

2月21日,布什与利比里亚人跳起非洲传统舞蹈。

2月16日,贝宁儿童欢迎布什访问。

1 外交辟路:加大对非“外交攻势”

如今,现代外交的一个标志性特征,就是政府首脑外交地位的提高,首脑和高官成为公共外交的先行者。时隔5年后,布什任内重返非洲,“精选”了自己从未踏过的五个国家:贝宁、坦桑尼亚、卢旺达、加纳和利比里亚,以此表明美国对非洲援助的显著成效,希望以此感染其他非洲国家今后进一步“靠近”美国。

自“9·11”发生以来,布什一改过去“非洲不在美国战略利益范围内”的看法,将非洲作为美全球战略的一个支撑点,逐渐加大了对非洲的“外交攻势”。自2002年以来,美国国务卿及其他高官先后访非,美国负责能源的官员更是频频造访非洲。通过执行“泛撒哈拉计划”,美国政府要员频繁造访非洲,已经把“外交攻势”延伸到了非洲腹地。

从美国历史上看,最早到访非洲的是卡特总统,他访问过利比里亚和尼日利亚,接下来是克林顿总统。布什的两次访非(首次在2003年7月)、到访10国的做法,多少有些仿效当年的克林顿——两次访非、也是到访10国,起码从访问次数与数量上不“落后”于克林顿。但与当年克林顿侧重贸易、民众夹道欢迎不同,布什的两次到访掺杂了多重目的,让到访国都深感警觉。但无论如何,从克林顿到布什,都看到了非洲的作用与影响。

2 军力布局:构建反恐与能源链

除了展示政绩外,布什这次访非还有一个最核心的目的:为美军非洲司令部选址而来。该计划于2006年出台,美国去年一直忙于与非洲各国沟通,希望找到非洲司令部的本土选址。

从美国“世界警察”的全球布局看,去年10月批准成立的非洲司令部,是继大西洋、欧洲、太平洋、南方和中央五大司令部之后的第六大司令部,目前暂时“挂靠”于德国的军事基地,布什一直想把非洲司令部总部迁往非洲本地。从目前看,包括利比亚、尼日利亚和南非等重要国家都表示反对,只有利比里亚公开表示愿意提供选址用地。20日,在加纳访问的布什表示,美国不考虑在非洲大陆新建军事基地,可考虑设立“办事处”,这似乎意味着非洲司令部的选址计划受挫,布什唯一值得“邀功”的亮点也失去了,非洲司令部可能仍要“挂靠”在其他基地。

虽然布什表态“不在非洲建新军事基地”,但非洲司令部的运转显然不会停止,更何况还有言语暧昧的“设办事处”提法。借助非洲司令部,美军可进一步强化与非洲国家的反恐合作,通过增加军事援助、增派军事人员、反恐联合训练,严防恐怖组织在非洲重新建新基地。同样重要的是,借助美军非洲司令部,美国可用军事手段为美国石油公司“保驾护航”,确保非洲能源供应线畅通,最终还能全面介入非洲事务,可谓是“一举多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