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扫雷专家手拉手走过亲手扫清的雷场

[ 2006-04-14 10:06 ]

 

 

·相关链接

全球仍有68个国家埋有近1亿枚地雷

地雷,因其“价廉物美”而被许多国家列为常规防御性武器的首选之一。但由于其易布难排及大量使用,地雷在挡住入侵者脚步的同时,也造成误伤百姓的问题,影响了雷区战后恢复经济和重建家园。

据联合国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仍有55个国家生产各种地雷,仅杀伤人员地雷就达300多种,年产量1000多万枚。全球有68个国家埋有近1亿枚地雷及其它爆炸物,每年约有26000人因触雷而伤亡。全世界雷患最严重地区集中在非洲、东南亚和南亚。在国土面积只有18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900多万的柬埔寨,长达24年的战争造成国内现存大小雷场3037处,占地4666平方公里,每年约有6000多人成为地雷的无辜牺牲品,518万难民受雷患而流离失所。

目前世界采用的主要扫雷方法

人工搜排法:应用最广泛的传统手段,用来保证彻底地清除地雷和其他爆炸物。

机械作业法:使用专业扫雷机械(如链锤式扫雷机、扫雷犁和推土机等),打碾、翻排、推压雷区土地,提高扫雷速度,降低扫雷成本,减少触雷伤亡人员。

纵火毁雷法:焚烧亚热带丛林地表植被并将裸露于地面或浅埋的地雷和其他爆炸物烧毁或诱爆。

爆破扫雷法:借鉴战场环境开辟通路的方法,将雷区进行网状或扇形分割,开创作业面以展开作业分队,辅助其他扫雷手段以提高扫雷速度,减少扫雷人员伤亡。

我军扫雷部队在近几年的扫雷实践中,还创造了探雷器、扫雷锚、多功能扫雷耙、探雷针相结合的一扫、二探、三搜、四排、五耙的人工搜排扫雷法。经过专业训练的探雷手,通过耳机发出的不同频率和大小的声音,也可辨别探测目标的种类。

国际探雷主战设备一览

美国VMMD车载探雷器系统:探测宽度为3米,行进间探测速度为3-5千米/小时,收集到的数据通过一个成像处理计算机,在车辆内部实施处理。

加拿大“改进型地雷探测器机器人”(ILDP):车上装有遥控系统,最大遥控距离达5千米,能够快速扫描到道路、车辙上的金属壳地雷,使作业人员免受地雷伤害。

AN-19/2金属土地雷探测器:由瑞典和奥地利联合研制生产,重量轻、灵敏度高、鉴别能力强,被北约称之为人道主义扫雷行动中的“标准探雷器”,其适应温度为-30℃~60℃,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大于10小时。该探雷器还可以两部同时使用,互相之间干扰较小。

澳大利亚F1A4便携式探雷器:在各种地形、天气条件下都能发挥最佳探测性能。特点是在铁矾土和磁性土壤中探雷时虚警率较低。

南非MEDDS车载探雷器系统:一种炸药探测系统,它通过化学法收集炸药气体,再用经过专门训练的犬进行识别,其探测灵敏度大大超过已知的任何实验方法,该系统平均每天能探测15-20千米的道路,单次搜索的可靠性达99.6%。

芬兰RA-140DS扫雷车:可以清除布设在地面的可撤防步兵和反坦克地雷等,并达到了作为机器扫雷系统的要求。

英国MD8金属探雷器:一种单兵便携式探雷器,采用了高频脉冲感应技术,灵敏度极高,特别适合探测微量金属地雷。

德国扫雷系统2000扫雷车:通过利用由一种超声传感器输入的信息来调整车辆的前进速度、扭矩及扫雷滚的旋转速度。(来源:解放军报)


Page: 123456

 

一周新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