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古生物学家日前表示,他们经过研究发现,生活在距今至少6500万年前的翼龙是长距离飞行高手,能毫不停歇地连续飞行1万英里(约合1.61万公里),相当于在英国伦敦和美国洛杉矶之间飞个来回。也就是说,这种人们最为熟知的恐龙很可能在远古时代凭其超强的长距离飞行能力自由地穿梭于各大陆之间。
据英国媒体10月19日报道,美国查塔姆大学的科学家将已经发现的有关翼龙骨骼、肌肉、体重、翼展等数据输入电脑,经过计算机建模后得出结论:这种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的庞然大物飞行能力惊人,绝不愧对其“空中霸主”的美名。
科学家介绍,翼龙通常重180公斤,翼展一般在9米至16米之间,相当于一架小型飞机。与鸟类覆盖着羽毛的翅膀不同,翼龙的翅膀上没有毛发,而是在前肢和后腿之间长着一层翼膜,翼膜内除了分布着纤维外,没有骨骼支撑。因此,传统的观点认为,翼龙并不能像鸟类那样自由地、长距离地翱翔于蓝天,只能在它生活环境附近如海边、湖边的岩石或树林中滑翔或在水面上盘旋。
现在,美国古生物学家的最新发现不仅证实翼龙具有高超的滑翔技巧,而且具有强大的长距离飞行能力。进行此项研究的迈克尔•哈比卜教授说,飞行时,翼龙会连续几分钟挥动翅膀,然后就开始滑翔,借此让疲劳的肌肉得以休息。
此前有研究称,由于翼龙体型过于庞大,因此长距离飞行对于它们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巨大的翅膀基本上没有太大用武之地;即便它们想飞远,也不能长时间拖动自己近200公斤的身躯。对此,哈比卜教授回应称,远古时代的大气潮湿厚重,空气中气流活动非常活跃,应该很适合在空中滑翔。经过研究他们发现,翼龙在“起飞”时很可能会“手脚并用”,帮助自己一飞升天。
不过,哈比卜教授坦承,对于翼龙来说,想要不停歇地连续飞上1万英里确实可以完成,但在这艰巨的过程中,它们至少要燃烧掉72公斤的脂肪。
(来源:中国日报网 梁杉 编辑:刘纯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