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亚太|北美·欧洲|中东·中亚|非洲·拉美|中外关系|国际组织|时政专题|
  精彩推荐 三足鼎立谁得天下? 英大选候选人简介|英国5名游客被倒挂世界最陡过山车上20分钟|毕加索名画又刷记录 拍出上亿美元|
尼日利亚总统亚拉杜瓦英年早逝 廉洁公正口碑好
2010-05-07 09:05:08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综合国外媒体报道,尼日利亚总统奥马鲁·亚拉杜瓦5月5日晚在首都阿布贾去世,终年58岁。尼代总统乔纳森6日凌晨宣布全国哀悼7天,各地降半旗致哀。当地时间6日上午8时,代总统乔纳森宣誓就任尼日利亚总统。

尼日利亚总统亚拉杜瓦英年早逝 廉洁公正口碑好

尼日利亚已故总统亚拉杜瓦

***英年早逝

美国媒体援引尼总统府发言人的话说,亚拉杜瓦于晚上9时左右在阿布贾附近的总统别墅去世,临终时妻子图拉依陪伴在他床前,他的遗体将于当地时间6日下午2时运至其家乡卡齐纳州下葬。代总统乔纳森对亚拉杜瓦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他在一份声明中说:“尼日利亚失去了皇冠上的明珠,天堂里的诸神今晚与尼日利亚同悲。”

美国总统奥巴马5日向尼日利亚政府发去的唁电称:“我们对尼日利亚总统奥马鲁·亚拉杜瓦的逝世感到非常难过,我们的哀思和祈祷与亚拉杜瓦的家人和尼日利亚人民同在。”尼邻国贝宁的总统亚伊对亚拉杜瓦的离世深感惋惜,他说这让“贝宁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朋友”。

亚拉杜瓦2009年11月23日因患急性心包炎离开阿布贾前往沙特阿拉伯治病,从此未在公开场合露面。今年2月9日,尼日利亚议会参议院和众议院通过一项决议,要求副总统古德勒克·乔纳森在亚拉杜瓦治病期间担任代总统。当月24日,亚拉杜瓦乘飞机返回首都阿布贾,但一直在治病休养。

***公示财产

亚拉杜瓦1951年8月生于尼日利亚卡齐纳州一个知名的政治世家。他的父亲曾在尼日利亚1960年独立后的第一届政府中担任部长,他的哥哥20世纪70年代末曾是奥巴桑乔军政府中的二号人物。亚拉杜瓦1980年毕业于尼日利亚艾哈迈杜·贝洛大学,获得分析化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曾从事化学教师工作,后又经商,最后才走上从政道路。

1999年,亚拉杜瓦以执政党人民民主党候选人的身份当选卡齐纳州长并于2003年连任。担任州长后,他向公众公布了自己的财产,成为尼日利亚第一个向公众公布财产的州长,当选总统后,又成为首位公示财产的总统,因此获得民众的赞誉,被认为是一个诚实、公正和清廉的官员。

***努力平乱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亚拉杜瓦曾多次受到政府表彰,并得到尼前总统奥巴桑乔的赏识。2006年,奥巴桑乔选定他作为总统候选人参加2007年大选。2007年4月21日亚拉杜瓦在大选中胜出,当选尼新一任总统。

亚拉杜瓦在位期间曾誓言要平定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动荡的局势。那里是尼日利亚的石油主产区,包括尼南部9个州。该地区局势一直很乱,自2006年以来,已有200多名外国人被绑架,大批石油设施被毁坏。武装分子的袭击和破坏已成为尼政府一大难题。

在亚拉杜瓦的努力下,长期盘踞在尼日尔河三角洲的反政府武装“尼日尔三角洲解放运动”(MEND)曾于2009年10月25日与亚拉杜瓦政府签订无条件停火协议,8000多名武装分子缴械投降。但由于亚拉杜瓦长期在国外治病,原先商定的下一步谈判无法继续,MEND于12月19日撕毁协议,又重新开始袭击。据美国媒体报道,尼日利亚原本非洲第一大产油国的地位现已被安哥拉取代。

有意思的是,MEND对亚拉杜瓦的评价很高,称他是“一位动机纯粹、富有人性和令人敬佩的和平使者,让人对国家和平前景充满信心”,还说因他去世“留下的空白可能难以弥补”。

***患病住院

亚拉杜瓦的身体状况一直不佳。他2000年被传出患有严重肾病,2008年曾以朝觐的名义去沙特求医,去年11月因心包炎再次赴沙特治疗,从此未在公开场合露面。总统长期缺席导致尼日利亚政坛陷入危机,尼议会2月9日批准副总统古德勒克·乔纳森在亚拉杜瓦治病期间担任代总统。亚拉杜瓦今年2月24日回到阿布贾,而后一直在设于总统官邸内的重症监护室内接受治疗,无法行使总统权力,乔纳森继续担任代总统。

今年3月16日,尼日利亚国家独立选举委员会宣布,尼将于2011年1月22日或4月23日举行总统选举。乔纳森将挑选一名副总统与他搭档执政到明年的总统选举。

据了解,亚拉杜瓦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也是尼日利亚首位上过大学的总统。他的直系亲属包括母亲、妻子和7个子女。2008年2月27日至3月1日,亚拉杜瓦曾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来源:中国日报网 张品秋 编辑:刘纯萍)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最热爱卫生的日本人!
可以没厨房,但不能没浴室——  日本人常常自豪地称自己是最喜爱洗澡的民族。 >> 详细

论坛
世界十大最负盛名的墓地
在世界上最奇特的墓地,住在里面的不仅有死人也有活着的人。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