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德媒:银行“钱荒”助中国经济自我修正

2013-06-30 16:14:39 来源:新华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德国《时代》周报6月28日一期文章】题:中国的银行危机是国家希望的(作者费利克斯?李)

中国的警钟现在也已敲响。上周,中国的银行出现“钱荒”。对中国也可能陷入一场危险的金融危机的恐惧现在不断增加。这也带来全球影响,毕竟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种担忧乍看上去似乎合理:中国不少银行发放了过多的贷款,导致现在无力偿还自己的借款。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已增加到创纪录水平。灰色资本市场上也危机四伏,私人独立借贷金额已达约合3万亿欧元,这隐藏着巨大危险。

目前中国股市的表现确实失常,而且恰恰出现在中国经济增速减缓的时候。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太多恐惧的理由。因为中国当前的流动性危机与欧美危机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国家希望发生的。

与政府关系密切的经济学家早在去年底就曾多次暗示,中国经济将在2013年经历一次修正。国家之前曾大规模投资建设公路、高速铁路、地铁系统以及公共文化设施。这是必需的,而且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赋予中国经济以力量。但中国人民银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大规模放贷也导致了一系列投资失败以及投机泡沫的产生,例如在房地产市场。

中国政府早已计划消除这些泡沫。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去年就作出猜测,北京在政府换届之前仍将坚持宽松的货币和开支政策,但之后很可能结束这一做法。

他们的预测正在得到证实。中国新任总理李克强希望抑制银行的行为。此外,他还清除了中国金融系统中的一系列隐患。

中国货币体系的漏洞引发了当前的流动性紧张。人民币在国际上不能自由兑换,中国人民银行接收所有以美元或其他外汇支付的出口收入,然后再以自己确定的汇率支付给中国企业人民币。

但中国企业在过去几年中声称的出口收入高于实际情况。而中国人民银行并未有任何怀疑,毫无顾虑地对外投放人民币。这种谎报贸易收入的行为助长了货币量的增加。李克强现在要结束这一现象,而银行则在抱怨自己缺钱。

新政策导致的贷款瓶颈还有可能打击中国的实体经济。尽管如此,中国经济急需修正。毕竟中国政府所做的只是同样实行极端宽松货币政策的美国和欧洲即将要做的。

即便会出现一些不利状况,但中国不会轻易传染世界其他地区。中国没有外债,因此没有责任向他人解释自己的行为。此外,中国的金融业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交织程度依旧很低,鉴于当前的状况,这并不是坏事。

编辑: 柳洪杰 标签: 钱荒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