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经济非预期性回落 破局关键在改革

2013-06-17 09:57: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非预期性”下滑成为当前经济形势一大特点,目前中国宏观经济无法依靠政策宽松与刺激重返持续复苏的轨道

□今年下半年经济依然存在增速反弹的基础,但回升力度有限,全年经济走势将呈现出“前弱后稳”的趋势,并面临比较明显的不确定性

□在政策效应递减的当下,改革是破解目前宏观经济困局的关键

今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并没有延续2012年四季度的反弹趋势,出现非预期性回落。在15日举行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毛振华代表课题组作《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13年中期》报告时指出,“非预期性”下滑成为当前经济形势一大特点,目前中国宏观经济无法依靠政策宽松与刺激重返持续复苏的轨道。

报告指出,我国今年下半年经济依然存在增速反弹的基础,但回升力度有限,今年全年的经济走势将呈现出“前弱后稳”的趋势,并面临比较明显的不确定性,预计全年GDP增速为8.1%。

报告下调经济增速预期

在复苏乏力的经济形势下,报告也大幅调低了对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记者注意到,去年该机构的终期报告曾预测今年中国GDP增速为9 .3%,而昨日发布的中期报告则将全年增速调低至8 .1%。

2012年上半年以“稳增长”为目标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出台,中国经济经历了四季度的小幅反弹后,今年上半年再次出现回落。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经济在复苏疲软的进程中出现十分复杂的运行状态。

毛振华说,这种复杂性不仅表现在新的政治经济周期开启之时投资没有按照预期出现井喷;在更为严厉的“国五条”调控政策出台后,房地产市场反而出现反弹;在流动性持续注入后资金市场运转越发紧张;在全面出台产能调整政策之际,产能过剩问题更加严峻等。此外,不少经济数据也出现明显的冲突。上述均说明,在资源配置扭曲和错配的制度性和体制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下,以往行之有效的政策放松不能带领中国经济走出目前“扭曲加剧、复苏乏力”的困境。

报告还指出,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深层次资源错配与体制扭曲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经济风险积累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二是影子银行与监管套利风险;三是房地产泡沫风险;四是严峻的产能过剩风险;五是流动性泛滥的风险。

即便上述报告已经下调了经济增速预期,但在不少专家看来,这样的预测仍显乐观。“今年经济要达到8%以上还是有难度的。”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表示。

改革是破解经济困局的关键

对于经济的下滑,专家指出,市场之所以觉得“超预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长期以来的“口是心非”,即已经习惯远高于增长目标的实际增速,而对眼下更接近目标的增速不适应。事实上,在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回落之时,我们应该更加习惯这样的状况。

事实上,经济增速放缓后所有的这些指标都有改变。去年服务业增加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消费率增长的贡献比投资高1.4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也快接近2%了。不过,这种GDP分母变小而带来的结构变化亦非市场所愿,当下仍需突破经济复苏乏力的困局。专家指出,在政策效应递减的当下,改革是破解目前宏观经济困局的关键。

报告认为,今年政府应以“开放统一的大市场,有限有为的小政府,广泛低度的大福利”为目标,全面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中央和地方”、“国企和民企”、“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等方面的关系。

短期来看,报告指出,现阶段“稳投资”依然是“稳增长”的核心,只是应该更加注重投资的方向和结构,启动民间投资。同时,要进一步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密切关注就业等,为新一轮的改革释放信号并营造氛围。记者 秦菲菲

编辑: 陈璐 标签: 经济增速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