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破解中国式理财困境迫在眉睫

2013-05-27 08:26:3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苏 赢

金价动荡令抄底抢金的“中国大妈”成了热词。一方面,“中国大妈”的炒金举动推动我国一季度黄金消费量突破300吨。另一方面,金价的持续走弱让高歌猛进的“中国大妈”尴尬被套。在金价暴涨暴跌的情况下,这种家庭式的投资行为更应趋于理性。

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全国黄金消费量320.54吨,同比增长25.6%。但受美国高盛集团下调黄金均价预期和中国经济数据不及市场预期等一些利空因素的打压下,黄金价格几度暴跌,这也是自2009年3月份以来的最长连跌走势。以此计算,今年年初大笔扫金的“中国大妈”,仅账面浮亏就达到了一成多。

对于大多数中老年人来说,他们已不再有固定的新增收入,而且需要应付日常生活及保健医疗等开支,费用支出会逐年增加。因此,在进行投资理财时,应重点考虑本金的安全,在能防范风险的情况下去追求高收益更为理智。

“中国大妈”理财变破财的经历,虽然和“大妈”本身缺乏金融素养和理财知识有关,但更是目前投资渠道狭窄造成的结果。

对于多数居民来说,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上升,使得单纯依靠银行作为投资渠道的老路已经行不通。纵观当前整个投资市场,股市“跌跌不休”,债市遭遇监管风暴,理财市场还频发负面新闻,楼市也遭遇多重调控等,老百姓参与投资理财渠道都业绩堪忧,因此,出现“大妈”蜂拥而上去购买黄金或也在情理之中。

笔者认为,解决中国式的理财困境迫在眉睫。一方面政府应该拓宽投资渠道,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品种的金融体系,让包括普通百姓在内的投资者可以灵活选择,引导民间投资归于理性。另一方面,也是更为基础的,应持续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中国大妈”解除后顾之忧。

编辑: 柳洪杰 标签: 理财市场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