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百万邀环保局长游臭河”的悲情与警醒 不应只是噱头

2013-05-12 09:12:49 来源:中国能源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自从温州企业家出价20万元请环保局长游泳后,这种新鲜的呐喊方式受到了网友的力挺。在宁波,网友“重出江湖2181”发微博称,出100万请宁波环保局局长和鄞州环保局局长到中塘河的潘火段洗澡。

无论是20万还是100万,我们都不用怀疑出钱的真实性,因为即使出再多的钱恐怕也不会有局长下河,真正吸引关注目光的,仍然是那些臭水河,仍然是关系到老百姓生命健康的污染问题。因而,对于出百万邀请环保局长臭河洗澡的网友,笔者还是给予了一些敬意,出于对污染的憎恶,更是出于社会良知和理性自觉。

记得有段时间网友对于媒体出现的“将碧水蓝天作为生态建设目标”感到十分好奇,纷纷质疑:“碧水蓝天本就存在,怎么还将它作为目标呢?”岂不知,在经历了快速工业化的阵痛之后,本该属于我们的碧水蓝天早已离我们远去,留给我们的,是整日灰蒙蒙的天,是散发着异味的黑水,是畸形发展带来的工业化与废气、废水、废物等工业垃圾,以及工业垃圾中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有毒物质,对人体造成的各种伤害。

工业化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但是如何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却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当前我们已经发展起来的东部沿海及其他开发开放地区,有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其中最重要的,首先应该是端正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因为政绩观就是一个指挥棒,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统领作用,引导着资源的调配、指向与重点。“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发展路径”大概就包涵此意。

对于“百万邀请环保局长臭河游泳”的真伪,从“钱不够我们来凑”的反映来看,网友们看重的倒并不是所出钱数的多与少、够与不够,关注的重点还是如何客观地对待污染的发生、处置问题。尽管有些人不在被污染的河边,但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无人能置之度外。因此,保护环境,杜绝污染,不只是哪一个人的事,更不只是环保局长、县长、市长们的事。

网友出百万邀环保局长臭河游泳,不只是吸引眼球的噱头、闹剧,从老百姓的现实利益来看,这似乎更是一种无奈和悲情,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而言,这更是一种警醒:要进一步端正政绩观、事业观、群众观,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确保决策的科学、正确,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于治国)

编辑: 柳洪杰 标签: 悲情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