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二维码改号软件成电信诈骗新工具

2013-05-12 17:55:20 来源:法制日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电信诈骗成民众最关切治安问题

二维码改号软件成诈骗新工具

“猜猜我是谁”、“你有一张法院传票”、“你的包裹被检测出毒品”、“你的银行卡有异常消费”、“你的手机账户欠费”、“你的身份证被人冒用涉嫌犯罪”、“手机扫扫二维码”……

近年来,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精心设计骗术,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做,花样翻新令人防不胜防。中山大学开展的2012年度广东省广州市公众安全感与治安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诈骗已经超越赌博、盗窃、抢劫抢夺等九大治安问题,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治安问题,其中又以电信诈骗发案率最高。

变着法地来骗你

“您的包裹被检测出毒品。”近日,吴小姐接到自称“邮局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吴小姐有一个包裹涉嫌贩毒被公安机关调查。在对方的指引下,吴小姐先后与自称是“公安分局”、“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对方以吴小姐身份证号及银行账户涉嫌犯罪为由,要求事主将所有的银行账户和存款进行升级。吴小姐信以为真,在银行柜员机向对方指定的账户内汇款,共转账人民币18万余元。

记者从广东省广州警方了解到,今年以来,继“猜猜我是谁”、“你有一张法院传票”等电信诈骗有所反弹后,“邮寄包裹涉毒”的电话骗局案件日益多发,不少市民接到此类诈骗电话,有人识破骗局,有人上当受骗。广州市公安局宣传处副处长张胜春告诉记者,在吴小姐被骗的前一天中午,从化的喻先生也接到了类似的电话,并因此被骗35.9万元。

除了“邮寄包裹涉毒”,在广东省目前还出现了“供电骗局”。家住广州越秀区麓苑路的王伯,不久前接到自称供电局工作人员的来电,称其身份证被人盗用后注册了电表,欠费2658元。紧接着,王伯又接到自称公安机关的来电,称有人盗用了王伯的资料进行走私贩毒,并将73万元转到其账户,中央为此已成立专案组调查。在一环套一环的交谈陷阱中,诈骗分子套取了王伯两个银行的账号及密码,并先后两次通过网络从王伯的账号转走40余万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 陈璐 标签: 二维码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