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一座古宅叫价数百万元 古建筑投资成资本新宠

2013-05-10 08:57:27 来源:都市快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已经有酒吧、宾馆等业态入驻。

在黄山黔县西递村东仁让里有个名叫“猪栏”的酒吧,因为原先房子的前面就是一个猪栏。十年前一对上海青年诗人花10万买下这幢房子,后来又花了百万元彻底改造,现在已经成为当地知名的青年旅社。

“古建筑既有观赏价值又有使用价值,一些古色古香的构件很容易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现在还有不少人收藏牛腿、窗棂等构件,也带动了古建筑的投资热情。”一位古建筑投资者说。

后期维护费用不菲

不过,投资古建筑并不是简单的拆和搬,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在掏钱之前多做考量。

“投资古建筑不是买下来就完事了,除了少数就地保护的,多数古建筑要经历搬迁、修缮等工作,时间跨度很长。”邱飞翔说。

苏州工匠朱华明是成龙手里古建筑的修缮者。他表示,古建筑修缮绝对是项技术活,有的时候不得不为一个构件,一块材料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有一次为了找一根直径约70厘米的清代早期香樟木雕花,花了整整一年时间。”

最终这9座古建筑花了朱华明和团队7年的时间,成龙也前后付出了数千万元的修缮费用,大大超过当初的收购价。

按照邱飞翔的经验来看,古建筑的修缮费用一般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超出收购价本身的情况很普遍。也正因为如此,他见到很多投资者买下古建筑之后由于资金链紧张,根本无法修复后投入使用,只能折价卖掉。

另一个风险则来自于法律,并不是所有古建筑都能随意买卖。随着地方政府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地方对古建筑保护有明文规定。比如有些地方就禁止1911年以前、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买卖、拆迁。比如,安徽省目前就出文规定:禁止徽派古建筑迁往外省。

郑志然表示,现在许多地方买卖古建筑需要政府批准,而且政府会在搬迁后对古建筑状况进行评估,不像早前可以随意处置。

邱飞翔建议对古建筑感兴趣的人去留意由于基本建设而拆迁的古建筑,这类建筑的交易往往获得了政府支持,有时候还会有公开拍卖。早在2009年,有“姑苏城外第一宅”之称的山塘雕花楼就被一家民企以2900万元买走。

记者梁应杰

最近成龙因为向新加坡捐赠古建筑一事引发多方关注。目前这批来自于浙江、安徽等地的古建筑已经收到黄山、义乌等地政府抛出的橄榄枝。据知情人透露,这批古建筑是成龙在20年前购得,当时估值在数百万元左右,现在市价已经过亿,升值近百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间资金将目光投向古建筑领域,大量内地的古建筑被搬迁到沿海发达地区,打造成旅游景点、特色街区,有的还被私人改造成会所或者酒吧,使得古建筑的价格水涨船高。

东阳精品古宅开价380万

到过西湖柳浪闻莺的人会记得洪氏会馆和周家老宅两个景点,但很少有人知道,两座宅子是从几百公里以外的一个小村庄搬迁过来。

大约十年前,浙江匀碧文物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邱飞翔到安徽考察,路过一个村庄时发现当地有不少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经过一番查访后,他锁定了一处民居。“当时那家人刚在吃饭,我过去问他们房子卖不卖,把人家吓了一跳。”邱飞翔笑着说。

最终他以4万左右的价格买下了这座200平米左右的清朝古宅,并将其运回了杭州进行修缮。这就是周家老宅的前身。后来邱飞翔又到当地收购了一座庵堂,成了现在的洪氏会馆。

“现在已经很难用这么低的价格买到同样品质的古建筑了。”而今邱飞翔经常接到一些朋友的电话,向他推销古建筑,但动辄几十上百万元的价格让他望而却步,除了越来越受到政府保护外,很大原因是古建筑已经成为一个投资品。

据苏州敦本堂古建筑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郑志然了解,最早投资古建筑的是浙江和江西商人,“他们经常在古村落收购一些拆迁的古宅,把拆下来的构件放到仓库里存好,或者直接整体搬过去。”

大量资本流入也推高了古建筑的价格。“大概在5年前,北京老式四合院每平米的价格在2万元,现在已经涨到10万元。苏州一些古建筑每平米的价格也在近两年里翻番。”郑志然表示,现在稍微有点规模,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宅要价普遍在百万元以上。像他正在代理的浙江东阳一套古宅,占地810平米,叫价380万。

国际酒店垂青古建筑

最近郑志然和浙江一个投资者谈合作,总共涉及数十座徽派古建筑,价值在数千万元,这些建筑将被集体搬运到浙江的一个旅游景点。他说,现在古建筑主要用于旅游以及文创产业。

杭州安缦法云酒店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个酒店整体依托于法云古村,是历史上杭州最早的居民聚集区,留存了大量古建筑,与西湖风景区相得益彰。坊间传言,当时为了高度还原古村的原貌,还从江西搬来一批古宅进行填补。

早在2001年,横店集团就从浙江、江西、安徽等地收购明清古建筑,组成了现在的明清民居博览城。目前整个博览城总共囊括了120多座古建筑,主要供影视剧拍摄和旅游使用,同时租给一些文创企业。

更多的古建筑则被各个旅游景区用于特色古街的建设。“普遍做法是先由政府批一块地,由民间资本到各地收购古建筑,搬回来打造成古街经营。”邱飞翔表示,西溪湿地三期项目中的一条古街就是由杭州一位古建筑爱好者打造。

编辑: 柳洪杰 标签: 古宅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