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新单复苏 保险业春意初显

2013-05-08 16:05:07 来源:金融时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时至一季度末,虽然保险业的深度调整仍在继续,但行业内的茫然焦虑情绪正在淡化。

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5151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人身险保费3638亿元,同比增长2.9%;财产险保费1513亿元,同比增长16.3%。截至一季度末,保险业资产总额达7.6万亿元,同比增长20.4%,投资总额4.7万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银行存款2.4万亿元,同比增长15.2%。

数字显示,保费状况正逐步改善,尤其是寿险保费开始转负为正,且新单业务的开展情况正逐渐好转。但业内专家提醒,险企要警惕一季度大幅增长的赔付支出,具体分析原因,防患于未然。

保费增长逐渐改善

根据披露的统计数据,一季度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达3224亿元,三月份单月保费的同比增幅转负为正,自前两个月的-3.0%回升至0.7%。专家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各保险公司在保险销售上纷纷发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去年同期保费基数较低。

上市公司中,今年一季度,中国人寿、平安寿险、新华保险与太保寿险分别实现原保费收入1119亿元、557亿元、316亿元、30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7%、14.9%、-9.9%、-4.7%。虽然一季度四大上市公司中只有平安寿险一家实现了保费正增长,但其余三家的保费降幅都较前两个月有所收窄,“开门不红”的颓势开始好转。

从三月份单月数据来看,四大上市公司的保费增长均有所改善。中国人寿、平安寿险、新华保险与太保寿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390亿元、143亿元、104亿元与107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3.4%、14.8%、-6.1%、5.9%,中国人寿和太保寿险在今年连续两个月保费收入都呈负增长后开始转为正增长,同时,新华保险的跌幅也开始缩小,较二月份提升了7个百分点。

财产险方面,平安产险和太保财险的一季度保费趋势各不相同,平安产险与太保财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271亿元和207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2.0%和20.4%,其中平安产险保费增幅较一月份19.0%和二月份13.3%的同比增幅进一步下降,而太保财险保费增幅较二月份18.2%的同比增幅有所上升。

与寿险相似,从三月份单月保费来看,两家财产险企的保费增速均有所提升,这与汽车好于预期的产销量密切相关。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的汽车产销量分别为540万辆和542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2.8%和13.2%。

新单业务开始复苏

目前高利率环境并无明显改善,营销员增员难、增员贵问题仍较严重,并且投资收益持续走低,导致今年寿险销售环境依然严峻。

然而,不少保险公司的新单业务得到了逆势发展。近年来,太保寿险加大个险渠道的发展力度,连续三年个险新单保费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三月份同比增长则超过40%。孙婷预计,太保寿险一季度银保渠道新单保费下滑50%左右,但银保期缴新单保费仅下滑30%左右,期限结构有所改善;此外,其三月份银保降幅有所缩窄,预计新单保费和期缴新单分别下滑30%和10%左右。

在经历今年前两个月的尴尬后,中国人寿的保费增速开始复苏,三月份个险新单保费同比增长5%~10%,银保新单保费同比增幅超过20%。对此,中金公司证券分析师唐圣波预测:“由于二季度将面临满期给付压力,中国人寿也将加大销售和费用投入力度以增加保费收入,而中小寿险公司的竞争放缓及监管机构近期对银行理财产品的严厉监管,也将推动其保费增速逐渐改善。”

此外,今年一月份,平安寿险推出“财富至尊”分红型两全保险,销售情况良好,带动个险新单实现了50%左右的正增长,一季度个险新单累计增长8%左右。然而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分析师孙婷认为,由于城区优势明显,平安寿险近年来持续推进二元战略,销售渠道向三线、四线城市下沉,或将导致其产能提升空间有限。

根据中金公司研报分析,受累于“高基数”效应以及业务转型的阵痛,新华保险一季度保费表现较弱,但价值利润率有所提升。业内预期,其业务量萎缩的局面,或导致新业务价值继续同比下滑,其三月份个险新单、银保新单分别同比下滑超过20%和30%。

赔付支出增幅较大

不容忽视的是,在保费回暖、新单向好的同时,一季度保险业的赔付支出也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共计1488亿元,同比增长27.0%。其中,寿险赔付支出644亿元,同比增长27.7%;财产险赔付支出730亿元,同比增长27.4%。但业内专家认为,财产险赔付支出增多未必会带来消极影响,这同时表明理赔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有利于规范行业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鉴于中国人寿保单缴费期限的现状,业内预期,中国人寿将迎来集中给付的情形。据孙婷分析,中国人寿今年将面临近千亿元满期给付压力,因此一季度主要销售缴费期在五年及五年以下的保单,以尽可能实现保费收入增长。而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认为,从产品销售和到期的节奏看,一般一季度是产品到期高峰,也是期满给付高峰,中国人寿后续赔付支出的增速或将放缓。

显然,支出剧增会加大险企的现金流压力。长江证券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上市险企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减少41.7%,而责任准备金可消化满期给付支出的影响,有助于实现其净利润的平稳过渡,使得营业支出受影响较小。一季度,上市险企责任准备金计提规模同比下降14.4%,除中国平安计提的责任准备金增长27.2%外,其他险企计提的规模均有所缩小。


编辑:柳洪杰 标签: 保险业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